第53章 乱象(1)(第2页)

 说来也怪。 

 从满宠重审旧案的次日,宛县城内各处粮行,对外售价就开始增长,满宠重审旧案增多,释放蒙冤者增多,这粮价就不断哄抬,连带着在宛县内外还出现流言蜚语,首指曹昂麾下缺粮命脉! 

 这导致宛县的局势很乱。 

 一处茶馆内。 

 二楼雅间。 

 “当下这等时局,公子就一点不心急?”贾诩手持茶夹,看着在煮的茶锅,对倚着凭几的曹昂道。 

 “满伯宁乃是才俊,初赴宛县就看出关键,想大治南阳必先得民心,以重审旧案,平反冤屈为契机,想以此竖起太守府之威。” 

 “可惜有些人啊,不愿看到这一幕发生,故而就在暗中掣肘算计,宛县哄抬的粮价,使满伯宁连日来的辛劳,并未达到预期成效。” 

 “先生觉得治宛,心急有用吗?” 

 曹昂笑笑,一甩袍袖道:“眼下昂的名声,不止在宛县,在育阳、穰县、西鄂、博望、比阳等地都传开了。” 

 “事情既然做了,不到最后时刻,谁都不知何为真,何为假,不过这火候啊,昂倒是觉得快到时候了。” 

 “公子此言何意?” 

 贾诩眉头微挑,看向曹昂道。 

 “比阳、育阳、穰县等地宗贼西起了。”曹昂从怀里掏出一份竹牍,递给贾诩道:“这几地粮价的哄抬,甚至比宛县还更恐怖!” 

 “可令人奇怪的,是上述之地的宗贼西起,至今都还没有传到宛县,先生觉得这正常吗?” 

 “还有,比阳等地都宗贼西起了,反倒是宛县一带,却没有见到任何宗贼迹象,这难道不是有人故意为之?” 

 贾诩眉头微蹙。 

 这件事情贾诩并不知晓,正如曹昂所讲的,宛县城没有涉及这些的言论,即便贾诩再厉害,也不可能在宛县就知别地情况。 

 “公子,这些情况是何时传回宛县的?”贾诩在看完竹牍后,皱眉看向曹昂道:“时下比阳、育阳等地情况怎样?” 

 “昨日传回的。” 

 曹昂倚着凭几,轻叹道:“于禁、史涣他们都焦头烂额了,各自县衙对这些事,态度看似积极,实则却什么都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