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刘勋的哀叹,这仗还怎么打啊

 一场成规模的战役打响,影响必是深远的,动荡必是极大的,特别是各个区域的局势,势必会受到彼此的影响。 

 讨袁一战进行到现在。 

 汝南的形势在变。 

 淮河沿岸形势在变。 

 长江沿岸形势在变。 

 同样,庐江形势也在变。 

 庐江郡。 

 郡治舒县。 

 太守府。 

 “如今在庐江各地,不止有曹昂所领大军占据六安,还有雷绪,梅乾、陈兰等贼趁乱而起。” 

 刘勋忧心忡忡,看向刘晔道:“更别提近来庐江各地,竟新起了不少郡贼,他们对各地进行袭扰,聚拢流众,使得各地诸族是据堡而守,甚至在此期间,还有不少人趁势聚拢起流众了。” 

 “先生,当今这等形势,某该如何处之?” 

 刘晔沉默了。 

 如果刘勋当初就出兵六安,对突然来袭的曹军展开攻势,或许就不会有今日境遇,可是刘勋却瞻前顾后,最终错失了良机,今下庐江各地乱象己成,即便刘勋麾下有不少兵力,但也难以稳住庐江局势了。 

 刘勋要守的地方太多。 

 他那些兵力,若是聚在一处,的确是很难撼动的,可庐江那么多地方要守,总不能全都丢了吧? 

 这要这样,只怕败的更快! 

 “还有,寿春又派人催促了。” 

 见刘晔不言,刘勋继续道:“要庐江出兵出粮,今下在寿春以北的淮河一带,战局是异常焦灼,汝南的形势也不乐观。” 

 “先生说的没错,孙香根本就没有来庐江,更没有投效曹军,眼下仍在汝南一带,跟曹军大将夏侯渊对峙……” 

 一讲到这里,刘勋露出悔恨之色。 

 当初要是听了刘晔一些建议,那他也不至于会面临这等境遇,可现在讲这些,什么都来不及了。 

 如果后悔有用,这世上就没有那么多遗憾了。 

 “府君,当今这等形势,对于庐江而言,是自保,是求稳。”见刘勋如此,刘晔神情自若道。 

 “府君作为庐江太守,首先要考虑的是庐江,其次才是别的,如果庐江都不安稳,那又如何去想别的?去做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