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曹昂论战,战争乃政治的延续(第2页)

 “公子,我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李通有些奇怪,上前道:“明明在汝南的时候,公子领兵赴汝没多久,汝南就出现异动,特别是公子在汝阳所为,更是挑起了很多叛贼奸佞反叛。” 

 “原因很简单。” 

 曹昂笑道:“其一,对于我部渗透进庐江,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六安夺占,很多人是有顾虑与担心的。” 

 “其二,吴霸这些人干的事情,将那些本就对袁术不满不服者,在各地骚动起来,这就加剧了很多人的顾虑。” 

 “如果仅是这样的话,那持续不了太长时间,只要有袁军来犯我部所控六安,此等诡异局势就会破解。” 

 “然而,随着我父聚集讨袁各部,在汝南所做种种,开始传到庐江各地,甚至于在我等不知情下,讨袁规模壮大了,以至讨袁大军与袁术所部,在一些地方展开大战,继而影响到袁军的整体布防,这就又间接维系了庐江的诡异局势。” 

 “这个根,其实出在刘勋身上。” 

 娄圭听明白了,伸手对曹昂道。 

 “不错。” 

 曹昂点头道:“如果庐江的局,不受层层外因,作为庐江太守的刘勋,会坚决的派兵要进剿我部,那庐江就不是眼下这等境遇。” 

 “在这等大环境下,单拎庐江这盘棋,是很多人都在看刘勋的反应,才选择下不下手中的棋。” 

 “可显然,被很多人关注的刘勋,所想的比谁都要多,这让其难免患得患失起来,而这恰好就对我军有利了。” 

 “因为在庐江这地界,最输不起的不是我部,毕竟讨袁主力不在庐江啊,讲一句不好听的,哪怕我等全都战死于庐江,可讨袁这个大势还在向前推!无非就是庐江这边,无法牵制住兵力罢了。” 

 李通他们点点头表示认可。 

 “真正输不起的,其实是刘勋。” 

 曹昂继续道:“在过去,刘勋在庐江说一不二惯了,麾下又兵强马壮,这导致在突变大局下,刘勋害怕将拥有的都丧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