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出兵舒县,各路豪杰纷沓至

 战争机器一旦开启,任何事都将围绕战争而转,在六安待了许久的曹军,在曹昂一声令下动了起来。 

 曹昂的两路并进之策,随着一部部营校出动,开始在庐江产生涟漪与影响,甚至于曹军要进发舒县的消息,还被曹昂派遣不少骑卒,朝庐江各地传播。 

 这就是曹昂。 

 要么干脆就别做,要做就必须做到极致! 

 一连多日。 

 曹军一路南下,朝舒县境进发。 

 行军途中。 

 “大兄,这屯驻博安、灊县的袁军,还真是够脆的。”骑马前行的曹彰,笑着看向曹昂说道。 

 “李通所领大军,都是刚赶去没多久,连正经攻城都没有展开,以上诸地的袁军居然就投降的,原本我还以为博安、灊县的仗要打很久呢。” 

 “这就叫借大势而动。” 

 曹昂微微一笑道:“我军在六安屯驻期间,对庐江以外的局势了解不多,但庐江本土的袁军却不一样。” 

 “特别是江淮一带前线吃紧下,你觉得袁术会更在意庐江呢?还是更在意九江呢?” 

 “那肯定是九江啊。” 

 曹彰不假思索道:“那毕竟是他老巢所在,九江前线要是丢了,各路讨袁大军必然蜂拥寿春,到时袁术就要首面重兵合围了。” 

 “这就对了。” 

 曹昂继续道:“所以在此期间,势必有不少军令发派到庐江,以抽调各部赶赴前线,对抗各路讨袁大军。” 

 曹彰露出了然的神情,这也就难怪了。 

 促成今日庐江之局的,是多方面因素推动下,才极其巧妙的促成的,这中间敢有任何异动,都会带来极大变数的。 

 “大兄,我有一点担心。” 

 想到这里,曹彰却皱起眉,对曹昂道。 

 “担心什么?” 

 曹昂反问道。 

 “您叫李通拿下博安、灊县等地,只留下极少兵力驻扎,押着袁军俘虏奔赴一地。”曹彰讲出心中所忧。 

 “包括六安,如果在此期间,活跃在周遭的庐江郡贼势力,乃至是一些大族势力,没有忍住攻打上述之地,这万一传到前线的话,恐对我军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