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云聚舒县,曹昂的人情世故(第2页)

 “可问题是在当下不行。” 

 “你能确保在这些势力中,就没有被刘勋拉拢的?万一在我军攻城之际,他们趁势攻打我部,那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夹击之势。” 

 曹彰神情复杂道。 

 “没错。” 

 曹昂点头道:“与其那样,倒不如先稳住阵脚,何况在扎营之处挖设宽沟,不止能预防突袭夜袭,更能稳住麾下各部新卒。” 

 “你是听过不少,也经历过一些战事,但你不要忘了,今下我部所聚这些新卒,可有不少是畏战而逃命的,你觉得真要打仗了,他们能堪重用吗?” 

 “不能。” 

 曹彰回道。 

 自家大兄讲的这些,很多他都没有想到过。 

 还是要多历练啊。 

 看着眼前的曹彰,曹昂的心底生出感慨,他希望曹彰今后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而非是只讲冲锋的悍将骁将,在曹军上下,最不缺的就是这类武将,随着今后的局势出现大的变故,曹军需要固守的地方增多,那独当一面的统帅就愈发凸显出重要性了。 

 求稳,这没什么可耻的。 

 更何况庐江这一仗,曹昂也没想过从速结束,他此时大张旗鼓的赶来舒县,就是为吸引各方势力的注意,从而给南下的乐进等将创造时机,叫他们能在一路南下之际,将庐江多地给夺占了!! 

 只要夺占了阳泉、安丰、安风等地,跟先前所占六安,还有李通夺占的博安、灊县等地连成一片,哪怕这治下仍有不少肆虐的郡贼,或别的势力,可大势就掌握在他们手里,那庐江就反不了天!! 

 ‘舒县一带纵使有变故,可大势却己偏向曹军了。’而在一旁站着的鲁肃,听到曹昂所讲这些,尽管脸上没有表情,但在心底却生出了感慨。 

 这一路南下的经历,让鲁肃想明白很多事。 

 连汉室宗亲出身的刘晔,都在庐江这等境遇下主动来投,那他又如何不能做出选择呢? 

 “公子,在舒县城外扎营的各部势力,有不少都派人来寻,问何时攻打舒县。”而在此时,徐盛纵马驰来,在赶来之际,徐盛翻身下马,快步朝曹昂跑来。 

 徐盛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