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分级分流,我的规矩就是规矩!(第2页)

 尽管曹昂带着怒意,但曹昂并没有就此发作,赶来的这帮人,有曹昂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领军讨袁的这段时期,是卧龙书院发展最快的,毕竟得曹昂的全力支持,南阳太守府全力落实,不然书院在内城扩建,断不可能占地如此多。 

 今下的南阳郡治所在,尤其是打赢了讨袁之战,将袁术所部给倾覆掉,说寸土寸金这一点都不为过。 

 许慈、朱野、任健一行,司马徽、刘廙、尹默、李仁、李譔一行,对曹昂的突然来访,是有各自想法的。 

 但曹昂却没有聊别的,跟在场众人进行寒暄,甚至在此期间提到了荆州州学事宜,卧龙书院的问世,的确叫一批大儒名士留在南阳,但是在荆州的,还有先前避难荆州的,却是没有来。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宋忠了。 

 不过不要紧。 

 能从荆州学派里抢走一批大儒名士,这在曹昂看来就是纯赚,毕竟靠此学派的确使荆州吸引大批人前去进修。 

 这其中就有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崔钧等一批俊才,就这还没有悉数荆州本土的俊才。 

 “…昂此来卧龙书院,的确有几件小事。” 

 在一番寒暄后,跟众人熟络起来,曹昂笑着说道:“在讨袁期间,昂偶得一批典籍,所以就想将其转交给卧龙书院。” 

 听到此言,在场众人露出各异想法。 

 而真正激动的,也就只有许慈了。 

 卧龙书院是曹昂提出创办的,所需钱粮亦是曹昂首拨的,但涉及筹建种种事宜,却是他一首在操办的。 

 对卧龙书院,他是真有感情的。 

 尤其是一批名士大儒携所收门下弟子,还有一大批读书人赶来南阳,使得卧龙书院的规模扩大,这叫许慈是很高兴的。 

 许慈师从刘熙,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能够一批大儒名士来,尤其是精通经学的,这段时日可叫许慈收获颇丰。 

 “不过近来镇南将军府,有诸多事宜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