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真理越辩越明,求同存异为伐荆(第2页)

 “挡住了,一切都好说,即便在西郡治下出现骚乱,那各郡所留兵卒,足以应对出现的各种风波。” 

 “挡不住,那该如何办?是舍弃伐荆?是舍弃九江?是坐视西郡生乱,一心只为攻占荆州?可荆州方面知晓此事,会选择放弃吗?” 

 “还有……” 

 见阎象越讲越快,袁涣的心跳的很快,他紧张的看着曹昂,反观满宠、鲁肃、刘晔等人则皱眉沉思起来。 

 阎象讲的这些,正是他们这些人考虑的,只是他们没有想好怎样讲出来,但阎象却首接给挑明了。 

 曹昂没有打断阎象。 

 “在江淮一带生变下,出现象讲的这些。”见曹昂不言,阎象有几分停顿,似是联想到了什么,可想到他所忧种种,阎象继续道。 

 “公子是否考虑请主公出兵,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主公出兵了,仓促下调集麾下精锐驰援,若能平稳江淮,一切就归到公子这边了,若是没有平稳江淮,那是否会引起其他诸侯势力有异动,如雄踞河北的袁绍!” 

 “其二主公没有出兵,而是根据江淮、荆州之变,继而选择兵出徐州,亦或别的地方,再或选择按兵不动,对于以上这种变数,公子是否都考虑过?” 

 曹彰、夏侯楙一行记录之际,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怎样都没有想到,因为一场伐荆之战,极有可能引发如此多变数。 

 “公子,宠以为您当考虑阎君所讲!” 

 “肃附议!” 

 “晔附议!” 

 在几人如此变化下,满宠、鲁肃、刘晔等人纷纷起身,抬手朝曹昂作揖附和道,阎象适才所讲,算是将他们所想,所忧基本上都讲出了。 

 曹彰他们没有想这么多,但满宠他们却不能不想这么多。 

 因为曹昂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过去领南阳一郡之地的太守,而是今下节制西郡的镇南将军,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能给天下带来影响与改变的! 

 讲一句不好听的话,说曹昂是一方诸侯势力的上位者,这绝对不是虚的,何况曹昂还是曹操极看重的嫡长子!是受曹氏几族认可,是受曹操麾下多数认可的继承者,这就是眼下的曹昂所背负的。 

 “阎君讲的很好。” 

 在此等态势下,曹昂笑着说道:“既是军议就该如此,阎君该讲的都讲了,诸君,若还有什么要补充的,那就别藏着掖着了,都讲出来。” 

 嗯? 

 本忐忑难安的袁涣,听到自家公子所讲,惊愕的看向曹昂,这跟他想的似乎不一样,自家公子似没有动怒。 

 这让袁涣有些恍惚。 

 可恍惚的,又何止袁涣一人。 

 阎象也有些恍惚。 

 就他讲的这些话,若是叫袁术听到,肯定会勃然大怒的,毕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出这些刺耳的话,这摆明是在全面否认所提设想! 

 但曹昂却没有动怒。 

 这对阎象的冲击是极大的。 

 只是阎象他们哪里知道,曹昂想掀起伐荆之战,除了要夺占荆州,使曹氏根基更为浑厚外,还有一更深层次的考虑。 

 那就是要借着一场对外之战,将他节制的西郡进一步凝聚起来,将各地聚拢的文武肱股,能够真正拧成一股绳! 

 毕竟在曹昂看来,一支没有经受过考验的班底队伍,即便迸发出应有的活力,可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内部势必是有极大分歧的。 

 说到底出身不一,籍贯不一,理念不一,这就代表着他们所想不一,今后真要牵扯到了利益,势必是会出现内耗的。 

 而这种内耗斗争,仅是在他麾下还好些,可万一影响到曹操麾下呢?这可是整个曹氏基业的核心啊! 

 所以该打的仗,必须要打! 

 这样才能叫他麾下的这帮人,对他更加敬畏,如此对待一些事情时,就不敢轻易的掀起内耗。 

 而此事一旦能够促成,这也将会影响到曹操的感观,更将影响到曹操麾下的感观,如此不仅能叫自己地位更加巩固,更能叫整个曹氏麾下诸多派系,是在一个安稳下的境遇,选择接受对方,使得诸派彼此制衡,这才是一方势力该有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