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孙伯符领兵来犯,柴桑血战令人畏(第2页)

 “更别提还有孙贲、孙辅他们,一旦等他们解决豫章、庐陵两地叛乱,届时孙策定然会抽调他们过来的。” 

 “反观我军,虽说有柴桑城防作为庇护,但在过去的战事下折损不少,即便将城中青壮集结起来,恐……” 

 “子义之言,某何尝不知啊。” 

 乐进叹道:“可问题是根本就无兵可调啊,庐江沿岸的兵马,断然是不能被抽调的,不然孙策一旦获悉此事,定然会派遣一部偏师渡江,真要出现这种态势,即便我军最终击退了江东兵,可这损失实在太大了。” 

 “那九江呢?” 

 太史慈开口道:“毕竟从先前所传军情,广陵、淮陵一带秩序己稳,刘备、周瑜他们展开对峙,李府君他们在九江那边……” 

 “这件事就不要想了。” 

 乐进皱眉道:“实话讲给子义吧,广陵、淮陵一带秩序是暂时稳了,但那是因为徐州出现变数了,主公调集重兵进剿吕布,今下己将吕布困于下邳一地,这也是为何刘备、周瑜他们会停下对峙的原因。” 

 “九江的一兵一卒都不能调,这是提防孙刘两部的,如果刘备、周瑜敢有任何异动,李整必然要出兵震慑的,不然就将影响到伐徐之战。” 

 “!!!” 

 太史慈难以置信的看向乐进。 

 这他还是不知的。 

 至少先前不知道。 

 “子义,别怪某先前没有讲。” 

 乐进转过身,看向太史慈道:“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此事在军中传开,那麾下势必会出现些变动。” 

 “毕竟双线作战乃是大忌,今下公子领兵伐荆,主公领兵伐徐,成了没什么可说的,这对我军而言是极其有利的,但要是期间出任何差池,这对我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太史慈下意识点头。 

 乐进讲的这些,他如何能不明白。 

 真要是这样的话,九江的兵,肯定是不能调了。 

 至于伐荆的兵,那就更不可能了。 

 尽管在此之前,趁乱袭占柴桑的消息,是传进了江夏郡,但这是为了增强己部警惕,可如今荆州的局势,如何从快攻占整个荆北,这才是当务之急,毕竟席卷荆南的张羡,己然对荆北多地展开攻势了。 

 哪怕现在没有夺占一地吧,但至少这种大势己凝聚好,一旦叫张羡杀进荆北,那伐荆之战的最大获益者,也就成了张羡。 

 这对己部是极其不利的。 

 毕竟吃进嘴里的肥肉,想叫人吐出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庐江、九江的兵调不来,伐荆的兵更不用想,至于更远的,太史慈连想都没有想,毕竟伐荆是很重要,但与之同样重要的还有伐徐啊。 

 对于曹操而言,为了能够攻破徐州,击败吕布,那势必会做出种种部署,以确保其他地方不出现任何差池。 

 所以今下柴桑的局势,只有靠他们自己来解决了。 

 可…… 

 一想到这些的太史慈,眉宇间透着担忧的看向城外江东联营,这要是扛住了,一切都好说,可要是扛不住,那一切就都不好说了。 

 “子义,如果柴桑真叫孙伯符领兵攻破,你就即刻率部渡江北上,替某守好庐江。”在太史慈担忧之际,乐进却道。 

 “府君,你这是何意?” 

 太史慈闻言皱眉道。 

 “子义这等大才,断不能折损在此。” 

 乐进正色道:“至于某,抗击江东,为公子分忧,以解决伐荆之战的种种隐忧,乃是某……” 

 “府君就如此看某?!” 

 太史慈声音低沉道:“某虽是败军之将,但也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乐进沉默不言。 

 这些时日的相处下,太史慈是怎样的人,乐进如何会不知晓,也是在柴桑征战下,使得乐进的提防与警惕彻底消除。 

 但越是这样,乐进就越不希望太史慈出意外。 

 自家公子麾下需要这样的忠义之士。 

 甚至乐进都想好了,如果他还活着,他定然会写信言明太史慈之才,希望自家公子能够重用。 

 “呜呜呜!!!” 

 “咚咚咚!!!” 

 就在乐进想说些什么时,城外突的响起道道声响,这叫驻守在各处的曹军将士,无不是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