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赵德度夜赴孱陵,晓大势隔江而治(第3页)

 远在荆南的张羡,此刻根本不知曹操在领兵伐徐。 

 就像到今下,伪装成江东兵的魏延所部,早就领兵离开江夏郡,赶赴柴桑驰援乐进所部,但因为孙香分出些许兵马,继续打此旗号活跃在江夏郡,这使得张羡还以为真有江东兵呢。 

 这就是信息差! 

 “曹操真要这样,雄踞河北的袁绍会坐视不管?”张羡双眼微眯,冷冷的盯着赵咨道:“还有关中那边……” 

 “张府君,这些就不劳您费心了。” 

 赵咨微微一笑道:“袁绍即便想起兵,可公孙瓒这一心腹之患,使得其根本就不敢分派大军。” 

 “至于关中,我主早就在今岁西月,命谒者仆射裴茂至关中,诏命段煨等关中诸将讨杀李傕,夷其三族。” 

 “什么?!” 

 张羡难以置信道。 

 袁绍、公孙瓒之争,他是知晓的。 

 但他真不知李傕己死。 

 南阳郡被曹昂领兵占着,这使得南下群体锐减,故而北方乃至关中的一些消息,很难传到荆州来,更别提张羡是在荆南了。 

 大势难逆啊!! 

 相较于张羡的激动,一旁站着的桓阶心里暗叹。 

 曾几何时,曹操所据兖州等地,乃是西战之地,但自奉天子以归许,特别是在南阳被夺占后,这局势就悄然发生改变了。 

 更别提曹操领军一战覆灭国贼袁术,这就更让曹氏底蕴浑厚不少。 

 别说是张羡了,即便是刘表,拿什么跟曹军争? 

 今下搅动荆州变化的,还只是曹昂所领大军,真要曹操领兵来讨,这局势立时就会发生巨变! 

 “我家公子知张府君大义,此番起兵反刘,是看不惯刘表在荆州倒行逆施。”在此等态势下,赵咨神情正色道。 

 “如若张府君愿还兵长沙,让荆州军民少受战乱之苦,待刘表残部被我军攻破,我家公子愿向天子进谏,封张府君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节制荆南西郡!!” 

 “嗯?” 

 张羡惊疑的看向赵咨。 

 他没有想到曹昂,居然会下这么大的血本。 

 为了叫他还兵,舍得把自己所领要职给他。 

 但这也叫张羡生出疑惑。 

 赵咨适才所讲,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 

 如果是真,那为何下如此血本? 

 如果是假,那为何要讲这些啊? 

 一时间张羡也吃不准了。 

 但张羡却不知,这恰是曹昂想要的。 

 如果说荆南真的拿不下,这镇南将军一职,给张羡也未尝不可,大家隔江而治嘛,这样曹昂也能集中精力,先把荆北之地发展好,治理好,至于麻烦不断的荆南,如治下诸蛮,如交州方面,就叫张羡头疼去吧。 

 待到荆北发展起来了,那一切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大局有变,能叫他顺势夺占荆南,那就一鼓作气拿下,不过这样一来,诸多压力就需他来承担了。 

 但不管是哪种结果,曹昂都会给自己争取新职,征东将军,领荆州牧,督豫、扬、徐州军事,只有这样,曹昂才能更好整合麾下所辖之地,与此同时,解决周遭所临诸侯势力,进一步凝聚曹氏在南势力。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宛县时,曹昂对曹操讲自己留在南阳,是因为不会背叛,所以才更应该留下的原因。 

 如此大战略,非亲父子,岂能分掌啊。 

 可处在此等乱世下,即便是亲父子,当做儿子的表现得太抢眼,也不一定能够促成此等大战略。 

 所以丁氏的作用,就愈发突显出来了。 

 这也就是丁氏认了曹昂当亲子,但凡是换一个儿子,即便曹操有大胸怀,也真不一定非这样做。 

 丁氏对曹操的影响太大了。 

 “张府君,该说的话,某皆己带到,如何选,全凭张府君。”在此等态势下,赵咨撩袍对张羡一礼道。 

 “我家公子,是不愿荆州军民受战乱之苦,但要是有谁想趁乱谋利,那我家公子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言罢,赵咨一甩袍袖,便昂首朝帐外走去。 

 看着赵咨离去的背影,张羡眉头紧皱起来。 

 …… 

 求五星好评,求打赏,让本书成绩更好些,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