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布局江东谋新势,凤雏学院兴文脉

 乱世纷争下,各路诸侯间你算计我,我算计你,这才是最真实的常态,这也造就秩序的动荡。 

 不到最后一刻,哪怕拥有再多,也断不能有丝毫懈怠与自满,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以少胜多的例子比比皆是。 

 曹昂很喜欢汉末这个时代,因为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因为所遇对手都很强,这使得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对内是这样。 

 对外是这样。 

 江淮一带出现的变数,让曹昂生出极大警惕,任何威胁到曹袁大战的因素,他都必须要扼杀于摇篮间。 

 故而除了刘备外,江东也就进入曹昂视线。 

 数日后。 

 州牧府。 

 贾诩略显疲惫的坐于锦垫上,近来他是忙的团团转,涉及荆宛汝淮的驻防调整,既要确保隐秘性,还要兼顾内外局势,更要保证效率,这牵扯到的层面太多了,以至贾诩、阎象、鲁肃他们必须时刻紧绷着才行,在此事没有告一段落前断不能有丝毫松懈。 

 而曹昂呢,在这方面干脆做起甩手掌柜。 

 凡是贾诩他们明确的,曹昂都没有意见,这看似是不负责任,实则却是最大的信赖,因为曹昂清楚他们的能力。 

 既然底下的人能做好,又何必再去掺和呢? 

 毕竟大方向己经明确了。 

 想做好上位者这一角色,就必须学会放手,更要懂得信赖,当然这个放手与信赖,可不是对谁都这样的。 

 “老师,来吃些东西。” 

 本平静的正堂,随着曹昂的到来,变得不再平静。 

 “公子~” 

 见曹昂端着东西过来,贾诩作势就要起身。 

 “老师,这里没外人,就别如此了。” 

 曹昂微微一笑道:“咱们边吃边聊吧。” 

 “喏!” 

 贾诩有些复杂的作揖拜道。 

 贾诩自诩是一个心很冷的人,可在面对曹昂时,有些时候他会违背些处事原则,无他,在曹昂的身上,他感受到先前不曾有过的,尊重! 

 这份尊重,不是言语间的,而是小细节上的。 

 “这些时日辛苦老师了。” 

 曹昂撩袍做到主位上,看向贾诩道:“又是驻防调整,又是军器局扩建,老师这身上的担子不轻啊。” 

 “都是诩该做的。” 

 贾诩微微低首道。 

 随着驻防体系调整,与此同时在做的还有军器局扩建,按曹昂所想,他要在各郡都建起军器局,以此满足自己麾下大军所需,还要给曹操麾下提供军需。 

 为了确保保密性,按曹昂所想,军器局的工匠要造册,要集中居住,至于学徒,需从各处大营进行新卒选拔,而后在从中进行筛选,继而施行军事化管理。 

 还有军屯,除了因战致残分去的,余下一应群体,需从各处大营经过新卒选拔,没有选进勇卒序列的,就分批划拨到各地军屯。 

 或许这会耽搁些时间,但却能够确保安稳。 

 再一个这样以来,就能构建起一套新体系,即野战军,准现役,预备役体系,其中野战军拿全饷,准现役拿半饷,预备役无饷,以此来减轻财政压力,但同时靠军功赏赐来刺激麾下将士。 

 野战军的建制出现空缺,就从驻扎各大营的准现役,即勇卒,进行统筹增补,至于预备役的,除了进行军屯外,还会进行操练,其中表现优异的,可增补到各大营序列,以此构建起完整体系。 

 这是在征战时期下,曹昂觉得最合适的模式,至于说仗打完了,天下一统了,后续再进行调整即可。 

 在曹昂看来,只要能将军队,军屯,军工完全抓在手里,不断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叫他们都斗志高昂,那么他所掌控的地域,即便期间出现些风波与动荡,也断然动摇不了统治根基。 

 乱世下,枪杆子第一位!! 

 而值得一提的,曹铄、夏侯衡这帮二代子弟,多数要离开曹昂了,他们要去的就是各处大营,参与到新卒招募、操练等事宜中,想要统兵就要先会练兵,他们今后的路该怎样走,曹昂都己经想好了,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不会出现养废的情况。 

 处在这大争之世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做的事,不可能说坐享其成,对于这样的废物,曹昂是不会用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曹昂所领的这片地域,是一批批新人历练的地方,事多且杂,压力极大,能够扛过去,做出来,资历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