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奔谯县秘见满宠,豫州之忧在人心

 “你说什么?!子脩走了!?” 

 夏侯惇得知曹昂不辞而别的消息,己经是到深夜里了。 

 曹昂讲述的种种,对夏侯惇是有影响的,在曹昂离开后,夏侯惇就把自己关起来,认真思索曹昂所讲。 

 夏侯惇是越想越心惊。 

 曹袁之战不可避免,这跟二袁之争一样,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一旦曹袁之战开打,别的区域怎样,夏侯惇不去多想,但是位处东线的徐州一带,势必会承受极大压力与担子。 

 如此一来,若己部精锐随着战况的激变,继而过重一头,过轻一头,是很容易栽下大跟头的。 

 过去的夏侯惇,对刘备有防备,但不多。 

 可在听完曹昂所讲,夏侯惇的想法变了。 

 如果在曹袁之战开打,且战局愈发焦灼激烈之际,孙刘一旦联合起来,必然会使徐州后方大乱。 

 真到那一步,徐州会怎样,夏侯惇真不敢想下去。 

 毕竟因为他的决策,使得徐扬两州交汇之地,衔接并不是特别紧密,所以真要出现突发状况,那是存有极大隐患的。 

 恰是这样,让夏侯惇生忧起来。 

 可在此等态势下,夏侯惇得知了更叫他始料不及的事,让他刮目相看,甚至有几分佩服的侄儿曹昂,居然没跟他说一声就走了。 

 “是的使君。” 

 李卑盯着面露惊愕的夏侯惇,拿起一封信说道:“这是公子留下的,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了。” 

 夏侯惇皱眉接过。 

 在李卑的注视下,夏侯惇无声拆开。 

 “叔父勿怪侄儿不辞而别…” 

 映入眼帘的话,让夏侯惇眉头稍稍舒展开。 

 说实话,曹昂背着他离开徐州,夏侯惇在惊愕之余,是有几分生气的,这算什么?他就这样没有容人之心吗? 

 因为想通了一些事,夏侯惇还想着跟曹昂继续探讨,就徐州后续驻防调整,今后一旦爆发大战,徐州该怎样行动,徐州治下军屯等事,夏侯惇想听听曹昂的意见。 

 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因为夏侯惇觉得自己能解决,那就没必要麻烦别人。 

 这就是夏侯惇的性格。 

 再一个,让夏侯惇向小辈低头,这事儿他干不出来。 

 但是此前曹昂所言种种,让夏侯惇改变了想法。 

 “…侄儿自随父从征南阳,离开许都己有两载有余,虽说在这期间侄儿也曾见过父母,但侄儿却没有尽到人子该尽之孝,每每想到这里侄儿这心里就很自责,而今下侄儿肩负重责更是不能轻易离开所位,故而此次借着巡视之名,侄儿就想在徐州停留些时日,便赶赴谯县祭拜一番,如若有机会的话,想归许都一趟,虽然侄儿也知归许一事恐难以实现,但侄儿还是……” 

 看到这里的时候,夏侯惇轻叹一声。 

 “使君。” 

 见夏侯惇如此,李卑关切上前道。 

 “没事。” 

 夏侯惇摆摆手道。 

 然而此时的夏侯惇,心情却很是复杂,因为他知晓曹昂的不易,曹昂的这封信的真诚开篇,无疑是更进一步拉近二人的关系。 

 要知道夏侯惇就是极重孝道的。 

 在他尚未及冠之际,有人侮辱他的老师,这叫夏侯惇怒而杀之,尽管这为夏侯惇惹来不小的麻烦,但夏侯惇之名却得以传开。 

 在这个时代,师,这是仅次于亲的,甚至有不少师生情,要比父母更亲,更浓。 

 曹昂写的这些,在言明他为何选择这样离开下,也叫夏侯惇感受到了别样情绪。 

 在此等态势下,夏侯惇继续看着。 

 而写完这些的曹昂,就没有任何的含蓄,首截了当的指明徐州今后要怎样做,在确保军屯大兴的前提下,针对青州要逐步调整为外松内紧,对广陵一带的刘备所部,要逐步与扬州刺史府紧密联系起来,以达到全面封锁刘备的战术部署。 

 甚至于针对青州,曹昂还提供了一些思路,如设法离间袁绍、袁谭父子关系,毕竟袁绍宠爱三子尚,这是人尽皆知的。 

 今下袁绍雄踞西州之地,作为长子的袁谭,如何能坐视本属于他的一切,就这样拱手让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