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压力给到亮统庶,不给足何以成材

 征伐荆南西郡这件事,在征东将军府达成了共识,当然了,这一战想打起来,却没有那么快。 

 兵马调动,粮草调拨,战区划分,诸军权责……有太多的事需要敲定,行军打仗不是儿戏,方方面面必须要考虑到,任何一处敢有任何闪失,就可能导致前线战局不利。 

 而且荆南这一仗,还必须足够重视气候!! 

 今下的荆南地区,甚至还包括荆北地区,并不是说处处都适宜生存的,本就错综复杂的地势地形,还有着众多的江河水系横断,关键是在这之中,沼泽地带,泛滥区域分散各处,这气温冷一些没什么,要是气温太高,稍有不注意之处,就极可能爆发时疫!! 

 在原有时间轨迹上,横扫北方的曹操集结大军南下,前期以雷霆之势拿下荆州,可后续与孙刘联军交战却败了,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曹操麾下的北方精锐,无法适应南方的环境,继而在军中爆发严重时疫,这才导致赤壁之战的惨败收尾。 

 有此经验教训,曹昂怎会不重视。 

 其实早在曹昂入主襄阳,开始不断增强对荆北之地的掌控,就己经有意识的做一件事,调动麾下诸军各部的精锐,不能适应荆北、江淮环境的,在不影响地方秩序的前提下,分批调往南阳、豫州等地去,叫能适应南方环境的,还有分批招募并筛选的勇卒,安置到荆北及江淮地带。 

 这件事曹昂做的很隐秘,所以知晓此事的人很少。 

 打仗嘛,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北方的仗,肯定要以北方人为主。 

 南方的仗,肯定要以南方人为主。 

 不可能说为了打仗,即便是多死点人都无所谓,这样就算将天下一统了,可对曹氏的底蕴也是不小的损失。 

 非战斗伤亡,是必须要杜绝的。 

 “几位,还是先回去吧。” 

 将军府。 

 正堂外。 

 披甲值守的典满,见到结伴前来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几人,表情平静的说道:“公子在跟鲁府君商榷荆南细则,暂时还无法见你们。” 

 话还没说的诸葛亮几人,听到典满所讲,脸上露出各异的神情。 

 这几日,他们一首想找机会,见一见曹昂。 

 但曹昂呢,根本就没时间见他们。 

 这可不是曹昂故意躲着不见,实则是在这几日间,曹昂先后见了史涣、黄忠、于禁、文聘等将,还跟贾诩、阎象、娄圭等人商榷要务,这把曹昂忙的是脚不沾地。 

 曹昂忙,其他人也忙。 

 别的不说。 

 单单是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就被要求熟悉很多东西,司马懿还好些,毕竟是受征来襄阳没多久,所以做不做的好,其实没有太多人说什么,但诸葛亮他们就不一样了。 

 在曹昂入主襄阳没多久,诸葛亮他们就被曹昂聚到身边了,关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做一些事了,他们的能力得以施展,可征伐荆南西郡这件事,在征东将军府还是很重要的存在。 

 因为这一战,征东将军府上下要过紧日子,既要确保各项谋划部署平稳推行,又要确保前线供需不出问题,所以没有任何一人敢有所懈怠。 

 环境是会改变人的。 

 或许在诸葛亮、庞统、徐庶他们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还有些排斥心理吧,但是处在以曹昂为首的环境下,他们还必须适应这种环境。 

 毕竟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下的。 

 他们是真有本事,不是徒有其表的,在这个注重名声的大环境下,诸葛亮他们是绝不能接受被人指摘的。 

 这就是曹昂不要脸的地方。 

 你们投效不投效,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们要在他眼皮子底下才行。 

 关键在外人面前,曹昂还表现出很看重他们的姿态,甚至身边的人,像典满、许仪这帮宿将宿卫,一个个对他们的态度也很好。 

 这就把诸葛亮他们给架起来了。 

 曹昂就是要一步一步的,把诸葛亮、庞统、徐庶他们拉进曹氏之中,关键是诸葛亮他们还无法拒绝。 

 怎么拒绝? 

 跟他们有关系的,如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庞统的兄弟庞山民、庞林等,徐庶的好友崔钧、孟建、石韬,全都被曹昂派到各地历练了。 

 这还不算完呢,对待他们的家族,或与其家族有关的,如姻亲,故交等,或跟他们个人有关联的,曹昂全都给利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