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张羡病故大乱起,张怿戴孝下桂阳(第3页)

 病榻上,张羡瞪大双眼,嘴角鲜血在流淌,可他却一动不动的躺着。 

 …… 

 “子敬,我军何时攻城?” 

 城外。 

 曹军大营。 

 于禁负手而立,盯着高悬的舆图,眉头微蹙道:“这都数日了,临湘城内乱作一团,对于我军来讲,这是绝佳的攻城之机啊。” 

 “将军莫急。” 

 鲁肃露出笑意,看向于禁道:“经此大变,张羡定然会受不了此噩耗,说不定,这几日就有好消息传出。” 

 “你的意思是说张羡会被气死?” 

 于禁皱眉道。 

 鲁肃笑而不语。 

 对于鲁肃而言,长沙郡之所以难平,那有一多半是因为张羡在此坐镇,但要是张羡不在了,局势就会不一样。 

 这一点,跟当初伐荆一役时,刘表病故后出现大变数,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能以最小的代价,不仅将长沙郡治收复了,还能将城内守军收编了,这对今后的局势是极有利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如果张羡真的死了,那对桂阳、零陵、武陵三郡的震动会更大,到那个时候啊,荆南之战的侧重就要有所调整了。 

 “子敬,待我军拿下长沙郡治后,后续该如何行事?”于禁沉默刹那,不再提此事,反话锋一转道。 

 “长沙郡被我军夺占后,是能使我军占据一定优势,但在其他三郡没有平定前,有些事我等却不能有所疏漏才行。” 

 什么是真正的大将? 

 这就是!! 

 作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从不会因眼前得失而被迷失住双眼,即便取得一系列大胜,但在战争没有结束前,种种因素全都要考虑好。 

 “对于我军而言,围绕长沙郡进行整合与驻防是当务之急。” 

 鲁肃表情严肃道:“荆南有此动静,势必会引起江东、交州的注意,交州还好些,其与桂阳、零陵接壤,但江东就不同了。” 

 “孙策之亲孙贲等人屯驻于豫章郡治下,虽有文长等率部镇守柴桑,以震慑到孙贲他们,但我军还是不能有所大意。” 

 “这正是某所想的。” 

 于禁点头道:“与豫章接壤之处,特别是醴陵、安城等地,还有一些险要之地,必须要派遣可靠之人率部坐镇。” 

 “只有这样,方能避免威胁。” 

 “除此以外,在长沙郡内的诸蛮,我军也要设法安稳下来,如今对我军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解决荆南西郡,所以……” 

 “针对长沙诸蛮,肃己想好对策。” 

 鲁肃想了想,开口道:“如若将军放心的话,可交由肃来解决。” 

 “哈哈,如此最好了。” 

 于禁抚掌大笑道。 

 对于鲁肃,于禁是极其信任的,此次征伐长沙,若是没有鲁肃的话,恐战局怎样还真说不好了。 

 而除了鲁肃以外,诸葛亮、庞统、徐庶、司马懿他们的表现,也叫于禁甚是惊叹,如此年纪,就能有此等表现,这当真是了不得的。 

 也正是如此,使得于禁对自家公子格外敬佩。 

 至少在识人用人方面,他真真是拍马不及啊。 

 当鲁肃、于禁他们忙着怎样解决后顾之忧时,数日后,临湘城内出现了变故,一支军队毫无征兆下出城了。 

 这给城外曹军造成一些影响。 

 不过却没有影响到曹军收复临湘城。 

 只是当得知率部突出的乃是张羡之子张怿时,鲁肃针对于桂阳、零陵两郡的征伐,也随之做出了些许调整。 

 虽说张怿逃离出临湘,这出乎了鲁肃的预料,但是殊不知张怿这一逃,却帮了鲁肃大忙了。 

 毕竟一地一地的攻打,这对于南下的曹军而言太费时费力了,如果能将两郡主力解决掉,那两郡所辖诸地得知此消息时,势必会闻风而降的,适合长沙郡的打法,不一定适合桂阳、零陵两郡,而适合两郡的打法,又不一定适合武陵郡的打法,这就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