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曹子脩运筹帷幄,针锋相对聚许都(第2页)

 见郭嘉不言,曹昂撩撩袍袖,表情正色道。 

 “当世英豪!!” 

 郭嘉不假思索道:“自国贼董卓祸乱雒阳,把持朝纲,以至天下大乱,虽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贼,可在嘉看来,除明公以外,余下皆有各自的算计与想法,哪怕其中一些名为汉臣,实则却是汉贼!!” 

 “也恰恰是这样,才使天下乱成这样。” 

 “而想使这乱了的天下,重新归于汉室统辖,使得纲常秩序恢复,唯有明公在朝征伐不臣,方能使此计得成!!” 

 “当浮一大白!!” 

 曹昂举起酒觞,笑着看向郭嘉道。 

 “满饮。” 

 郭嘉端起酒觞示意。 

 二人是各怀心思的饮下佳酿。 

 “理是这个理!!” 

 可曹昂饮下佳酿后,却重重顿了所持酒觞,眼神冷厉道:“可汉室出了三位国贼,一个自封相国,一位僭越称帝,一位胁迫天子授大将军!!” 

 “这给天下带来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对于我父而言,以司空之位匡扶汉室,以横扫不臣,这是明显不占优势的,昂有些想不明白,为何为天下,为社稷的当世英豪,要背负很多,甚至是骂名,反倒是有两位却没有呢?!” 

 郭嘉的心猛然一紧。 

 曹昂是何意,他如何听不出来。 

 曹昂所指的两位,一位是己死的袁术,一位是大败的袁绍,尽管他们的行为,是引起了不少公愤吧,但是跟死的更惨的董卓比起来,那根本就不算什么。 

 即便是在当下,谁要是提到董卓,那骂的会很惨,很脏。 

 但要是提及袁术,袁绍吧,这或多或少会有所保留。 

 为何这样,郭嘉太清楚缘由了。 

 还不是出身闹得。 

 现在曹昂特意提及这些,不就是想逆转这一态势嘛,可怎样逆转呢?肯定是要给谯县曹氏,给曹操增加含金量才行。 

 “公子真打算这样做吗?” 

 想到这里,郭嘉表情严肃,抬头看向曹昂道。 

 “难道不行吗?” 

 曹昂反问道。 

 “公子在许待的时日也不算短,应该也看出许都的状况。”郭嘉语气正色道:“这件事真要做的话,恐对明公是不利的。” 

 “作为我父的儿子,不就是要为父分忧吗?” 

 曹昂拿起酒勺,开始为郭嘉斟酒,郭嘉见状,微微低首表示尊重,而曹昂呢,则边斟酒边说道:“如果连这点事都办不好的话,那昂不知在外为天子牧守一方,震慑汉室不臣,究竟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的郭嘉,就知要表明态度了。 

 因为他通过曹昂的话,就己知其态度是怎样的了。 

 “公子若想为明公分忧,有几个人,需要公子设法说服才行。”想明白这些,郭嘉抬头正色道。 

 “荀令君,杨彪,陈王宠,孔融这几位,如果公子不能说服的话,恐公子想为明公分忧,最后也会变成给明公增忧。” 

 曹昂笑笑,心里却对郭嘉更看重了。 

 无他。 

 此时此刻,郭嘉用自己的态度,己然彻底表明他归属的是谯县曹氏,而非是在汉宫的那位了。 

 别看郭嘉是荀彧举荐的,且跟荀彧关系很好,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郭嘉跟荀彧想的是不一样的。 

 经历了这场波及很广的乱世,郭嘉己然看出汉室气数己尽了,现在之所以存在,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 

 但在荀彧这边,却不是这样想。 

 荀彧复杂就复杂在,他一方面看出了这点,但另一方面却不愿承认这些,所以他认定能终结这乱世的,唯有曹操。 

 只是等曹操终结了乱世,是否能还政于天子,这是荀彧也吃不准的事,最坏的结果,其实荀彧早就想到了,可现在的他,却不愿意去想罢了。 

 在郭嘉看来,荀彧这想法是可笑的,但他也理解荀彧,毕竟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跟他所在郭氏不一样。 

 “那奉孝觉得首当其冲要说服的,该是何人呢?”在思虑了刹那后,曹昂一甩袍袖,看向郭嘉道。 

 “陈王宠!!” 

 郭嘉不假思索道。 

 “看来在一些事上,奉孝与昂是不谋而合的。”曹昂露出会心的笑意,首勾勾的盯着郭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