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宴席上勾心斗角,大局不来我自推(第3页)

 “许都出现一些言论,为何在诸公、诸君的眼里,就是可笑至极的存在,就是流言蜚语呢?” 

 原本热闹的宴席,随着蒯越的声音响起,瞬时就使此间安静了下来,不少震惊的目光聚焦过来。 

 “这是你安排的?” 

 吕布眼神微变,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蒯越,随即侧身对曹昂低声道。 

 “君侯为何这样说?” 

 曹昂晃动着酒觞,迎着吕布的注视淡笑道。 

 吕布皱眉,看了看曹昂,又看向蒯越。 

 对这个人,他是了解的。 

 虽说从荆州到许都来,在中枢担任了要职,不过在那个所谓的圈子里,根本就没有选择接纳。 

 这种处境,可不止蒯越有。 

 诸如蔡瑁、邓羲、庞季等人也都差不多。 

 ‘这人啊,绞尽脑汁想向上攀爬,可是殊不知啊,在他们想进的圈层,却有多少人绞尽了脑汁,也要打压与扼制底下的人上来。’ 

 曹昂喝了口佳酿,嘴角保持笑意,心里却生出感慨,‘在荆州,蒯越、蔡瑁他们的确是处在塔尖尖上的存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不知叫多少人琢磨揣测。’ 

 ‘可一个荆州,又如何跟全天下相比?’ 

 ‘许都汇聚的可是天下精华,别管这个地方怎样,但只要天子在,那一切就都变得不一样了。’ 

 在了解了蒯越他们的处境后,曹昂就知他们在荆州养出的傲气,在许都,被一些事,被一些人,给打磨的差不多了。 

 位置改变了,心态就跟着变了。 

 眼下的荆州,随着荆南诸郡被彻底拿下,随着江淮动荡的平定,随着青州的夺取,早己彻掌在征东将军府麾下。 

 曹昂在荆州就是超然的存在。 

 既然是想在许都解决一些事,那么就要懂得借势才行,在曹昂眼里,荆州籍的这帮群体,就是不错的延伸。 

 作为上位者,要做的是制衡与打压,而非是一味地打压,这样容易将所有人全都推到对立面上去。 

 打一派,拉一派,抚一派,杀一派,培一派,由此周而复始的去不断循环,这才是最为有利的。 

 争吵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一个接一个的人跳了出来,蒯越、蔡瑁他们据理力争。 

 宴席正在朝失控的趋势倾斜。 

 “还真叫公子说准了啊,你快看陈王宠他们的脸色多难看。”在争吵加剧之际,一首在观察情况的典满,低声对许仪说道。 

 “搞内斗,搞算计,一个个是挺在行的,但真要叫他们对外,去跟袁绍这些诸侯打,一个个就消了念。” 

 讲到这里时,典满露出一抹不屑。 

 “不擅长的事,他们如何会掺和。” 

 许仪面无表情,看着眼前这一幕道:“他们争取利益,肯定要用自己擅长的,用自己的优势去争,去抢。” 

 “只是他们却忘了一点,今下,不,甚至是此前,他们能好好的待在许都,那全靠明公在外征战,震慑不臣,不然他们就会跟丧家之犬一样,在各地辗转!!” 

 受到曹昂潜移默化的影响,典满也好,许仪也罢,别看二人出身不一,但是对待一些事,一些人,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 

 而这恰是曹昂想要看到的。 

 仅是培养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这天下何其大,这不是靠三族子弟就能解决所有的,所以为处在曹操核心圈的文武子弟,同样是曹昂要去培养的,为的就是能多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或许在这过程中,会有一些人掉队,但只要这个圈层的人够多,曹昂就能确保自己想做的事,能够不打折扣的落实下来。 

 对于这些子弟的路,曹昂都铺设好了,等到许都的事情结束了,踏上返回荆州的归途,这些被曹昂看中的子弟,一个个会前去各地去进一步沉淀与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