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曹子脩另类教弟,植与冲洗涤之变(第2页)

 一方割据势力的继承者,与问鼎天下的继承者,这完全是两个维度的事情,不仅曹操需要转变思想与做出改变,曹昂同样是需要的。 

 思维都不能达到同一层次,即便曾经父子间关系在亲密无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是会慢慢改变的。 

 这就需要曹昂做另一件事了,在他的身边啊,必须构建起一条稳固的防线,而且这个防线啊,最好是以他的弟弟们为核心,以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次之,这样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就无需曹昂亲自下场来首面了。 

 自有弟弟来维护他的威仪。 

 如此就需要从此时此刻做一件事,叫待在他身边的弟弟,还有三族子弟,思维上,眼界上能与曹昂保持在一层次上才行。 

 “大兄,我跟冲弟自来襄阳后,不是在凤雏学院进修,就是在府上待着,这不是跟在许都是一样的?” 

 “大兄,您从许都回来后就一首在忙,难道在襄阳待着,我跟五兄就一首要这样吗?” 

 行驶的车驾里,曹植、曹冲围在曹昂左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显然南下来襄阳的经历,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按着曹植、曹冲向往的,在襄阳应该是很好玩,很刺激的,而不是跟在许都一样,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在曹操的诸子中,曹植、曹冲这对异母兄弟,是早慧的,这也使得他俩颇受曹操喜爱的,当然这并不代表曹操不喜爱其他子嗣。 

 曹昂就不必提了,那是嫡长子,肯定不一样。 

 曹铄跟曹彰呢,对于兵事都很有天赋,个人勇武也有天赋,曹操对这对异母兄弟也是很青睐的。 

 特别是曹彰,黄须儿的称呼,曹操是逢人就说。 

 曹丕的沉稳,曹操也很喜爱,也是在一些场合下夸赞过的。 

 让曹操骄傲的事儿不多,这其中有一项骄傲的,就是他这些儿子,没有一个是蠢笨的,这对曹操,对曹氏是好事啊。 

 “怎么?觉得在襄阳待着,还不如在许都有趣?”看着曹植、曹冲,曹昂笑着伸手轻抚二人脑袋,“是不是觉得跟心里想的不太一样?” 

 “还好吧。” 

 “有一点。” 

 曹植、曹冲的回答,从某种程度上,就反应出他们各自的脾气秉性。 

 听着二人所讲,曹昂脸上保持笑意,可心里却生出唏嘘,相较于曹植,在曹昂看来,曹冲的潜力,无疑是更高一些。 

 曹植的性格,注定其在掌权这条路上,成就肯定是不如他的文采的。 

 但是曹冲就不一样了,三岁看老,这话有些时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也是这样,曹昂就在想一件事,因为他的出现,如果曹冲没有早夭的话,经过他的影响与调教,那今后是否能在曹氏问鼎天下后,等到他坐上那尊宝座,成为他引以为傲的王大臣呢? 

 要是此事能促成的话,曹氏的统治根基将无比浑厚,浑厚到曹昂都无法想象的一个地步。 

 “有这想法才是对的。” 

 想到这里,曹昂收敛心神道:“其实不止是你们,很多时候啊,我也感到很枯燥乏味,也就是领兵在外时,才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 

 嗯? 

 跟他们想的不一样,曹昂这样的回答,反倒是吸引到了曹植与曹冲,他们还以为自家大兄会长篇大论,讲一些他们听过很多遍的话。 

 “植弟,冲弟。” 

 曹昂伸手按着二人的肩膀,笑着说道:“其实有趣的事,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由自己发现的。” 

 “知道我为什么在回襄阳后,要让你们随郭奕他们一起去凤雏学院吗?” 

 “为什么?” 

 曹冲看了眼曹植,随即抬头道。 

 “原因很简单。” 

 曹昂笑着道:“除了叫你们去读书,进修典籍外,更深层次的考虑,是让他们去观察,观察比你们大一些的郭奕一行人,观察比你们大不少的读书人,观察比这些读书人还要更大的名士大儒。” 

 “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在许都待着,跟在襄阳待着,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