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抉择(第2页)

 在遇到一些难选之事时,荀彧都是会跟唐氏商榷的,别看唐氏出身不好,是中常侍唐衡之女,这一身份使得其遭受不少骂名,连带着荀彧也因为此事受到不少指摘。 

 但是对于自家妻子,荀彧是很尊重的。 

 外人不知,但他却知自家妻子,为自己付出了多少,舍弃了多少。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会有一默默付出的女人。 

 如曹操跟丁氏,如荀彧跟唐氏…… 

 别的不说,就说曹操、荀彧的个人崛起之路,那都离不开妻子及妻族的支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就无法在乱世降临前,在汉室的核心圈层跻身进来,哪怕在那个时候,尚处在边缘所在,可是有了这层身份和名望在,使得曹操、荀彧他们在面临选择时,都能拥有较大的主动权。_d.i.n/g.d`i-a_n/s¢h!u.k¨u\.?c.o/m? 

 就像荀彧,最初投效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一路从颍川赶去冀州,还是携带不少族人前去的,如果没有先前积攒的名望在,这一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坎坷呢。 

 而其到了冀州后,就受到了袁绍的礼遇,哪怕到最后,荀彧决意离开冀州,袁绍对此也没有做什么,这都是名望带来的影响。 

 自投效曹操以来,每每遇到难以轻断的事情,荀彧都会跟唐氏谈谈心,只不过这些外人都不知晓罢了。 

 “不管夫君做任何决定,妾都是支持的。”见荀彧如此,尽管唐氏心底有很多话想讲出来,但是话到了嘴边,唐氏却没有说出来。 

 “夫人。” 

 荀彧伸出手,握住唐氏的手。 

 唐氏如此,荀彧如何会不知为何呢。 

 在曹操就任丞相一职,荀彧的内心深处变得无比矛盾,一方面荀彧希望曹操能够横扫不臣,以还汉室朗朗乾坤,一方面荀彧也知曹操一旦横扫不臣,想将手中权柄还于天子这是极难的。 

 毕竟这乱世改变的太多了。 

 如果这乱世,只有割据的诸侯,而无祸乱的国贼,僭越的称帝,或许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可偏偏这些都出现了。 

 关于权臣,最终会走向何等境遇,荀彧再清楚不过了。 

 只不过这一切,因为一人的强势崛起,导致荀彧变得更踌躇与煎熬了。 

 自建安二年离许随军历练,曹昂己有西五年不在许都了,可关于曹昂的影响,在许都却是愈发强了。 

 尤其是曹昂找他那次,别看表面上是很和谐的,但是这背后代表着什么,荀彧再清楚不过了。 

 他可以为了一些想法与理念不顾自己会怎样,但是他无法做到让自己的子嗣,也受到其中牵连中,甚至这个牵连,还不止是他的子嗣,还有别的…… 

 也是这样,在曹操就任丞相一事上,荀彧罕见的失声了,没有表态,往往就是表态,至少在一些群体眼里是这样认为的。 

 这也导致荀彧的名声,在许都受到了一些冲击与影响。 

 “家主,主母来了。” 

 在此等态势下,一中年走了进来,低首朝荀彧作揖行礼。 

 咯噔。 

 听到这话的荀彧,还有唐氏,无不是心下一紧,这个时候丁氏过来,难道是出什么事了? 

 “主母为何事而来?” 

 荀彧眉头微蹙,看向那人道。 

 “主母没说。” 

 那人忙道:“主母只是说想见家主一面。” 

 “快走。” 

 荀彧闻言,忙撩袍朝书房外走去。 

 跟曹操,跟曹昂有什么,那是他们之间的事,但是对丁氏,荀彧是发自肺腑的敬重的,毕竟在遇到一些危急时刻下,丁氏所表现出的从容与淡定,那是让很多男子都觉得自愧不如的。 

 当初吕布领兵祸乱兖州,以至兖州几近全反,在那等凶险局面下,如果不是丁氏出面说了些什么,荀彧他们是更没底的,但恰是丁氏出面说了什么,才坚定了荀彧他们坚守的决心,以为领军在外的曹操争取反击的根基。 

 “拜见主母!” 

 荀彧风尘仆仆的赶来正堂,看到立于正堂,打量着堂内装饰的丁氏,进堂的那刹,荀彧便撩袍作揖。 

 “文若无需多礼。” 

 丁氏露出笑意,伸手对荀彧道,“余这次来,不为别的,就是来为文若送些吃食补品的。” 

 “彧不敢当。” 

 荀彧当即道。 

 “哎,文若就无需这般了。” 

 丁氏保持笑意道:“前线的军报,想必文若早己收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