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风起(2)(第2页)

 可曹昂离开襄阳了,一切都跟着变了。 

 “嗯?” 

 在阎象回到自己的公事房,准备思考要如何解决问题时,书案上放着的一张纸条,引起了阎象的警觉。 

 贾诩、阎象、娄圭、刘晔、袁涣这几位军师的公事房,是位处在征东将军府的核心所在,在出入之处是有玄甲卫当值把守的,闲杂人等根本靠近不了,而对应的官吏进出此地,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不敢擅自进来的。¨b/x/k\a~n.s`h*u_.¨c.o\m. 

 可在阎象离开前后,居然多了一个纸条,在警觉下看了上面的内容,阎象的表情变了,随即拿着纸条便朝外走去,点了几名玄甲卫,示意他们换下甲胄,便有意避开将军府官吏从侧门离开了。 

 …… 

 襄阳城,某处不起眼的民宅。 

 “元首对这次动荡是怎样看的?” 

 贾诩跪坐在锦垫上,拿起冲泡好的茶盏,面无表情的说道,自始至终,贾诩没有抬头去看徐庶。 

 徐庶撩撩袍袖,表情凝重下,讲出自己所想,“这次动荡看似起的蹊跷,甚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对于长公子,对于征东将军府而言,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哦?” 

 贾诩眉头微挑,抬头看了徐庶一眼。 

 眼眸深处掠过一抹赞许,但很快就消失了。 

 “缘何如此?” 

 贾诩沉吟刹那,这才开口道。 

 跟贾诩一起密赴益州,相处的时日久了,对贾诩的脾性与风格,徐庶也算是吃透了一些,对此也不奇怪。 

 “长公子崛起的太快了。” 

 徐庶眉头微皱,声音有些低沉道:“从领任南阳太守,到节制南阳、汝南、庐江三郡,再到迁征东将军,领荆州牧,节制荆豫徐扬西州军政,这前后不过数载。” 

 “尽管在此期间,长公子一次次领军对外征战,击败了一个个强敌,甚至在这些征伐下,还对各地治下豪强郡强,宗贼郡贼等群体进行镇压,以此解决了困扰地方许久的现象。” 

 “可还是那句话,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给人适应与反应的时间太短,毕竟长公子节制的西州,在过去十余载,甚至更久些,多数时期是处在战乱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