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军制(2)(第2页)
“对于该机制的好坏,我不做过多评判,毕竟在这一机制下,的确是涌现出不少的良才出来。”
曹冲听到这些,就知自家大兄对此并不看好。
事实上正如曹冲想的那样,曹昂的确不看好该制,但对于东汉而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飕¨搜*小-税?徃_ .罪¢歆.漳-截-庚?芯~快+
谁不知道筹建并运行常制军队好啊,可是这需要的钱粮太多了,即便是在非战时机制下,这钱粮也是很惊人的。
可东汉的国情在那里摆着呢。
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二重君主制风气下,士族阀阅等特权群体,逐步把持住了举荐制,并在此期间还不断扩大庄园经济模式,这导致中枢对人事权,财权,军权等掌控力度不断削减。
更为准确的,是皇帝对上述这些的不断削减。
而最为致命的一点,是汉光武帝驾崩后,继位登基的一众皇帝,其中继位是不超二十岁的太多了,这其中有一些实现了逆风翻盘,可却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即东汉在较长时间内,其实是处在外戚与宦官把持朝政的境遇。
这如何能挡得住制度烂掉啊。
“大兄,这五军都督府设在地方,难保不出现干涉地方之举啊。”而在此等态势下,曹震却开口道。
“毕竟每个都督府都囊括了不少州郡县,关键是在他们之下,还首辖了规模不小的精锐之师,这,这……”
眼下仍是处在乱世之下的,曹昂这样的改制,在很多人看来太惊世骇俗了,闹不好,是要出现问题的。
“所以在地方,募兵的权力,不能归五军都督府所辖,而归各州都司负责。”见曹震欲言又止,曹昂微微一笑道。
“五军都督府与各州都司,是没有首接统属关系的,而两处却是首接听命于中枢的,对外宣战的权力在中枢,没有中枢明确的军令传达,擅自出动大军者视为谋逆,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其他高级将领,是有权拒绝的。”
“同理,在没有中枢明确的指令下,各州都司不得进行募兵,以补充到五军都督府诸军各部所缺建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