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幕徐开(8)(第2页)
“明公,此番吴郡、会稽两郡多地,战败被俘山越青壮超过数万,若是算上妇孺这规模更多。”
吕范看了眼左右,随即上前作揖道:“依着范之见,上述群体要抽一半,北迁至丹阳、吴郡屯田所在,以为快来的春耕准备。\e,z′暁.说\网· ¨首~发?”
“余下的可交由朱治、贺齐、芮良、芮玄等将增补一批青壮编练到麾下,其余则就近编户兴屯,吴郡、会稽两郡多部山越,是被我军征剿镇压,可仍有不少残余势力活跃于山林之间,这些势力仍不可小觑。”
“先前所定进剿诸策仍要落实,在此基础上要减少对前线粮草供应,使各地兴屯能尽快见效方可!”
吕范的话,让不少人点头认可。
的确。
吴郡、会稽两郡山越进剿,是比先前取得不小战绩战果,但这绝不能就此有懈怠与骄傲。
在江东诸郡治下,山越之患形成这般久,根源就在于不把残部彻底横扫,余下的就会大搞袭扰,使地方不得安生。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而在这过程中,但凡有些别的事发生,比如灾情,比如兼并,就会有本属汉民的破产群体,在没有任何活路下,选择逃进山林之中,这会使山越势力死灰复燃。
山越是一很宽泛的代称。
在江东诸郡的山越各部,多数是由少数民族组成,但是还有少数,其实是属汉民的,但因为他们没有了活路,就选择放弃这层身份,成为了山民。
而这些人进了其中,是将文明、耕种、技术等都带进去了,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开化表现,只不过效率要慢很多。
江东地区的开发是很难的,其中捆束的锁链与镣铐太多了,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人口!!
没有人口的治理与开发,注定是无根浮萍,风一吹就散掉了。
其实孙策没有留意到,他所做的种种,就是在抢夺人口,跟山越抢,跟诸族抢,只有治下的人口多了,兴屯的规模多了,那么他才有足够的底气,去寻找合适的机会,跟他视为梦魇的曹昂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