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默契(2)(第2页)

 贾诩接过,看了看。 

 立时就知曹昂是怎样想的。 

 “诩觉得可行。” 

 贾诩言简意赅道。 

 派系这等产物,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任何势力下,都是无法避免的,哪怕穷尽所能去打压与扼杀,但却根本不可能取缔掉。+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 

 既然是这样,倒不如巧妙进行制衡。 

 诸葛亮逐步接管军工、军屯、军屯学诸事,并非是他一个人独挑大梁的,其是需要有一批帮手的。 

 所以曹昂挑选了一批璞玉,叫他们到诸葛亮麾下驱使,说是驱使,实际上就是磨砺与培养。 

 书是要读的,但事也要做。 

 读死书,是出不了治世之才的。 

 “老师,让徐元首重回荆南,主抓荆南诸蛮教化一事,元首可曾想清楚了?”见贾诩没有意见,曹昂提及另一件事。 

 “这也是诩此来的目的。” 

 贾诩微微低首,对曹昂如实道:“元首想清楚了,他愿意前去荆南去做此事。” 

 “既然想清楚了,那就叫他去吧。” 

 曹昂正色道:“此事做起来不易,但真要做成了,这对荆南,乃至天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如此,就叫马良、寇封他们,跟随元首一起前去荆南吧。”讲到这里,曹昂将一份名单,递给了贾诩。 

 “喏!” 

 贾诩应道。 

 表面上来看,徐庶是负责荆南诸蛮教化的,可实际上其却还有重担傍身,即在荆南一带开辟入益之路,特别是对南中一带,必须要设法打探清对应情报,以为后续全面攻略益州谋势。 

 这就是徐庶要走的路。 

 而庞统、司马懿二人,至今还在益州潜伏着,今后一段时期内,他们要长期待在益州去做一些事。 

 毫无疑问,统筹这一切的就是贾诩。 

 一个动荡不休的益州,才更符合谯县曹氏的利益。 

 而等益州被曹军攻克,庞统、司马懿、徐庶他们就将崭露头角,待到那时,他们就会被提拔到对应位置。 

 这看起来是曹昂给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徐庶他们铺设的路,可实际上呢,却又有一批璞玉的路也顺势铺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