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手笔(2)

 “这……” 

 尚书台,吏部曹。*x·i?a,o·s+h/u,o.n_i!u\.`c~o.m\ 

 周尚面露惊疑,看着手中的公函,上面的内容,让周尚有些心惊,这举止使堂内几名属官惊诧之余,彼此投去了探寻的目光。 

 周尚深吸了一口气,抬眼扫过堂下众人,遂起身朝堂外走去。 

 “这是出什么事了?” 

 “不清楚啊。” 

 “看起来事情不小,不然尚书断不会如此。” 

 “莫非是丞相府递来的?” 

 周尚前脚刚离开,几名属官就凑到一起低声议论起来。 

 别看几人,是吏部曹的属官,可出身都不简单,甚至有些族中长辈,是在朝担任要职的。 

 周尚就任吏部曹尚书不长,其舒县周氏的出身,使其在这个位置并不难做,在朝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这点比蔡瑁、蒯越、张允他们要强不少。 

 门第,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 

 作为汉室的权力中枢,这股风气比任何地方都严重。 

 “荀令君。” 

 周尚的声音,在尚书令署外响起,叫伏案忙碌的荀彧抬起头来。 

 荀彧眉头微蹙,心中却在思量。 

 他怎么来了? 

 周尚出任吏部曹,这是曹操的意思,按荀彧所想,因其侄周瑜投效孙策,出于一些考虑,即便要对周尚授职,理应避开要害,更别提还是尚书台这等要处。¨优!品\小.税.旺¨ ,毋`错¨内_容` 

 但曹操并没有这样做。 

 周尚进尚书台,任吏部曹尚书,是曹操深思熟虑后才定下的,这是对其的一种补偿,是在给曹昂擦屁股。 

 曹昂在襄阳坐镇,以征东将军节制荆豫徐扬交五州,这前后推行的诸策众规,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不少群体的权益。 

 这其中,有些是做了什么,有些却什么都没做,前者被曹昂揪出来,下场都不怎么好,毕竟他们的举止,威胁到了荆豫徐扬等地秩序安稳。 

 而后者,虽说在乱局中选择沉默、观望的人,但他们的情绪还是要安抚的。 

 除了周尚以外,还有蔡瑁、蒯越、张津等人,得到了对应的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