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顺昌逆亡(8)(第3页)

 但怎样用,是必须要考虑好的。 

 曹昂可不想培养敌人。 

 不过细想下来,想到今后的曹氏天下,会有司马懿、孙权、陆议这一帮存在,他还真是好奇,这会碰撞出什么来。 

 毕竟在这些人存在下,还有原属曹魏、蜀汉、东吴的一批才俊,更有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及曹氏核心圈层子弟在,这样复杂的人才队伍,如果能被他梳理好,那必将是百年难遇的盛况!! 

 “依着某对今下局势的掌控,一旦丹徒、曲阿被我军拿下,则留守秣陵的人,势必会选择弃城!” 

 沉默了刹那,曹昂收敛心神,看向二人,“哪怕在此期间,孙伯符向秣陵下达严令,务必要严守该城,以配合他后续展开的反扑,但秣陵的人,一定会舍弃该地,继而朝吴郡溃败的。” 

 这不可能!! 

 一听这话,孙权表情有变。 

 因为真要是这样,势必会使大局难逆。 

 孙权知道,秣陵一定会丢失的,但这个丢失,是在曹军付出一定代价,才使得这处坚城丢掉。 

 没有离开秣陵前,自家大兄对秣陵有多大投入,他是看在眼里的。 

 这样的一座坚城,怎可能会这样丢掉?! 

 “曹征东之言,议是认可的。” 

 而在这等态势下,陆议微微低首道。 

 嗯? 

 孙权惊愕的看向陆议。 

 他没有想到陆议会这样讲。 

 对这个吴郡陆氏家主,他是有所了解的。 

 其在未及冠下,就代陆绩执掌族主,管理族务,这能力是没有任何诟病的,毕竟那时的江东怎样,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更别提自家大兄跟陆氏的关系还不好。 

 谁叫上一任陆氏家主陆康,是死在孙策之手的。 

 “这一战,前有柴桑之败,再有宛陵之败,这使孙策在江东之威,被无形中破坏了许多。”在曹昂、孙权的注视下,陆议表情正色道。 

 “尤其是宛陵之败,孙策全无主帅之姿,却好斗逞勇,致使自身在乱战下,遭曹征东麾下大将黄忠、太史慈重伤。” 

 “但凡这一败,孙策麾下没有朝乌程方向撤离,还是朝秣陵撤离,这会使丹阳、吴郡、会稽等地朝别的境遇倾斜,可……” 

 讲到这里,陆议停了下来。 

 “哈哈!!” 

 爽朗的笑声,在此间响了起来。 

 “仲谋怎样看?” 

 大笑之余,曹昂看向了孙权。 

 “权……” 

 在曹昂的注视下,孙权却眉头紧皱,喉结上下蠕动,但在嘴边的话,却怎样都没有能讲出来。 

 “最迟九月中,一切就了然了。” 

 见孙权如此,曹昂没有再逼迫,“等到那时,某会亲赴钱塘,跟孙伯符打完这一战,呵呵……” 

 钱塘?! 

 陆议、孙权心中不由生惊,首到这一刻,他们才知曹昂打的是什么主意,这是要在这个地方,打完对江东最具代表性的一战。 

 只是这能很快实现吗? 

 是。 

 先前打的仗,曹军是以雷霆之势取得迅猛进展,但是在后续这么短的时日,就将忠于孙策的各部从丹阳、吴郡两地赶出,这只怕很难吧? 

 特别是陆议。 

 别看他对孙策有排斥,但对孙策的能力,还是有清晰认识的。 

 对二人的神态变化,曹昂是看在眼底的,但他却没有说什么,他是说了九月中初见成效,但那是限于秣陵的,至于汇聚于钱塘展开终战,曹昂没有定下期限,一切看黄忠、沙摩柯、太史慈、甘宁、文聘、邓方、王威、常雕、魏平、诸葛虔、毌丘兴这帮将校的决心了。 

 如果他们想快一点,曹昂是不介意的。 

 但这个快,是建立在全局安稳下,不能为了速通就出现纰漏,要是这样的话,曹昂宁愿不要这样的速通。 

 战略既己定下,剩下的就看各地文武了,曹昂也想看看,他跟孙策的终战,到底会在何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