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柳贤侄!

 于是,在秦小榆口述下,几张方子就应运而生了。

 这里头,不仅有一年四季,针对不同疫病的常规对症方子。

 还提及了一种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的散剂。

 “如何?”,看着兰泽认真琢磨的样子,秦小榆坐在他身边问道。

 对方,沉思了些许久,才开口道:“这个玉屏…异功散…,固表健脾,标本兼治,若做为基础防疫来说,确是十分贴切。

 还有这服用之法也是…汤药煎服费时费力,做成这粗散(即指:药粉).

 需要时加水冲泡即可服用,很是方便。

 就是…加入茯苓和扁豆倒是可以…,可…加这砂仁和木瓜又是为何?……“,兰泽有些不解了。

 听到这里,秦小榆心中那技痒难耐的显摆欲,冒了出来。

 得亏了自己那时候,为了找更多的天然草药方子给猪治病,不仅读了中兽药学,还在课余,学了一段时间的中医课程,

 虽然给人看病差点意思,但脑子里找些个方子,还是很轻松的。

 于是她清咳一声,得意的说道:“砂仁,别以为它只是一味香料,其实它本身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的作用。

 而木瓜则可以化湿和胃。完全可以纳入预防暑湿的广谱药材里。

 至于…茯苓和扁豆嘛…“,秦小榆想了想,”这两味则主在健脾祛湿,可要知道“健脾散湿以治本,那才是正理。”

 (ps:大家不要搞混了,这里的木瓜可不是我们平日吃的木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种!

 我们平日吃的木瓜是番木瓜,而在此处所说的木瓜,却是蔷薇科属,口味非常酸,不能直接生食!!)

 听完秦小榆这一连串发言,倒让兰泽有一丝的失神。

 他从小到大的医药知识体系中受到了些许冲击。

 他下意识地在脑中飞速翻阅家传的典籍,却发现她的说法虽新奇,却与医理完美契合,甚至更优。

 就仿佛是在他熟悉的房间里,推开了一扇他从未注意到的窗户,外面,是全新的风景。

 此时他眼中,开始掺杂一种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不由得询问起来:“小姐,您这关于砂仁,木瓜,还有扁豆,茯苓之说……源自何处?”

 正得意的秦小榆猛得一记刹车,兰泽不提这问题,估计她会口无遮拦的继续讲下去,比如金银花,紫苏,乳香,松香………

 “我…唉!我不是说了,之前看过一些杂书嘛。

 …现在想来,那些书里提及的,可能是些偏远部族…不入流的偏方吧……”。

 她只能又拿杂书做挡箭牌。

 “怎么?你所学之中,就没有什么特别一些的方子嘛?”,秦小榆赶快转移话题。

 “有是有。”,兰泽缓慢的回答着,“但…还未将这些材料,加入其中。

 而且……惯是是煎成药汤状,如小姐这种合二为一的方子,确实不多见……“,

 他心中暗自琢磨:这些药方,说成是偏方,确实可行。

 但…其中关窍,若被外人知晓…是福是祸,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