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不*离与离经叛道的前瞻性(第2页)
南宫景明垂眸,快速将碗里最后一口粥喝完,站起身,看向秦小榆。
他眼神复杂,最终却只说了句:“那…你…去吧。”,不过他很快又加了一句,“别忘了,忙完,玉泉居见。”
秦小榆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出门前,她还不忘提醒兰泽,多关注一下赤月的情况,对方点头应承。
揽惠轩,顿时清静了下来。
下人房里,白桐正哭唧唧的趴在床上生气。
他最怕狗了,不管什么样的狗都怕!!可能这和小时候被咬有关系。
今日一早他正在院中洒扫,两团黑色东西就扑到了脚边,这给他吓得!
立刻嚎了起来!!
就差人没即时晕过去了。
还好,白桐及时出现,将他搀了下去。
“太吓人了!大哥,你知道嘛,那些东西的毛,在你腿上蹭来蹭去的那种感觉!
让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此时还在回味着当时可怖的情景,嘴唇都忍不住轻颤着。
白柊放下了对方的裤角,那白嫩的腿上没什么事,只是有几处轻微的破皮,还是对方站立不稳,被边上的石头给擦到的。
“只是小奶狗罢了,体型看着大些。
殿下送了一只给主子。
若你真的怕,那以后你来院里打扫时,我便不让它出屋子,你看可好?”,他安慰道。
“那还能怎么样,也只能如此了。”,白桐撅着嘴,嘴里絮叨着。
“听说,那可是乌斯进贡的敖犬,可矜贵着呢。
你以后见着它,尽量绕道走就好。
等日子一长,你和它熟了,自不会像如今这般害怕了。
床上的白桐绞着帕子不语,不怕?怎么可能?!
可如今自己这种地位,想要把狗赶跑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自己受着,凭什么啊!!
司农寺正堂内,气氛凝重如盛夏雷雨前的闷热。
冰盆里散发的些许凉意,完全无法驱散诸位官员眉宇间的焦灼。
秦小榆悄声步入时,正听到一位老臣在陈述关于祭祀山川、祈求风调雨顺的旧例,堂内众人大多颔首,却难掩神色中的无力。
寺卿柴大人见秦小榆赶到,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示意她入座,
随即打断了略显沉闷的讨论:“秦大人到了。她虽履新不久,然于农事常有新颖见解。
如今北方旱魃为虐,南方泽国水潴,常规之法恐难周全。
秦大人,依你之见,于防蝗、治水二事,可有良策?”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秦小榆身上。
有审视,有期待,也有几分因她年轻和“虚职”身份而带来的疑虑。
秦小榆深吸一口气,平息了匆匆赶来的喘息。
她深知在此等国家大事面前,她的建议必须既尊重传统,又切实可行,甚至需要一点超越时代的胆识。
她脑中快速过滤起以往的知识来,在站起身时,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设想。
她向柴寺卿及诸位同僚微微一礼,声音清晰沉稳:
“谢.寺卿大人垂青。诸位大人方才所言,祭祀祈福,乃安定民心之要举,自当遵从。
秦某以为:应对天灾,除了.敬天法祖外,更需未雨绸缪,以人力补天时之不足。“
柴寺卿眉角轻微的动了动,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说得好!我想在坐的各位,定也对秦大人这未雨绸缪,甚有兴趣。大家不妨都好好听听。“
秦小榆抿了抿唇,“关于防蝗:书中有载:蝗灾起于旱,蝗卵孳生于干涸河滩、荒僻之地。待其成蝻,势便难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