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第217章 刘璟的募兵制(第3页)
"善!"刘璟重重点头,"孤还要成立大理寺,专司纠察百官,厘清关中所有不法之事!"
崔昂见机上前一步:"大王,军中制度也需调整。如今队伍壮大,将士待遇混乱,有功不赏,有过不罚,长此以往,军心必散。"
刘璟闻言,忽然想起前世读过的一句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他眼前一亮,朗声道:"崔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设立勋官十二转制度,从最低的'武骑尉'到最高的'上柱国'。但与宇文泰不同,勋官与职官分开,只作为荣誉象征,不掌实权。"
众臣闻言,纷纷露出惊讶又钦佩的神色。苏绰最先反应过来,赞叹道:"大王此策精妙!既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又避免军权分散,实乃两全其美!"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进书房。刘璟走到窗前,推开窗户,雨后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众臣,声音铿锵有力:"今日所议各项新政,明年正月初一正式推行。传孤旨意,命各地刺史及不在职官员入长安学习,参加考核。不合格者,一律罢官免职,永不录用!"
众臣肃然,齐声应诺。刘璟望着他们,心中豪情万丈……
(元修伯是魏文成皇帝拓跋濬的后裔,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他清素寡欲,明识理体。
元修伯少历显职,曾任尚书郎、治书侍御史、司徒左长史等职,还先后担任数郡太守、光州刺史,所到之处皆有良好声誉和政绩。后来他出任度支尚书,当时北齐朝政荒废,国家面临困境,储备空虚,赋税徭役繁多。元修伯忧国如家,体恤民众劳苦,积极谋划以挽救时局,与录尚书唐邕商议决策,对国家事务多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