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第235章 高王索要泰州(第3页)

 

 茶香氤氲中,张岳突然鼻子一酸。在高欢帐下多年,何曾有人称赞过他"心怀苍生"?那些鲜卑将领常笑他是"酸儒",连孙腾也说他"迂阔"。
 

 "汉王"张岳喉头发紧,"高欢在晋阳屯兵十万,皆是六镇悍卒。若南下,必先取河东…”
 

 刘璟突然握住他的手:"如今天下板荡,百姓流离。文山既有济世之志,何不留下来与我共谋大业?"
 

 张岳浑身一颤。他想起老家被鲜卑骑兵焚毁的宅院,想起悬梁自尽的堂兄一家,想起斛律羌举说"汉儿不过犬羊"时的狞笑。一滴热泪砸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蒙汉王不弃"张岳猛地单膝跪地,"岳愿效犬马之劳!"
 刘璟连忙搀扶,张岳却固执地跪着:"请容我返回河北,为汉王联络志士,传递消息。岳官职虽卑,在冀州尚有几位至交。" 

 刘璟面露"挣扎",最终"无奈"叹道:"文山忠义,我不忍拒。但务必珍重,若有危险即刻撤回。"说着解下腰间一枚白玉佩:"见此佩如见我,有此信物,可调动河北各地绣衣使者…”
 

 当夜,张岳在驿馆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画出道道银痕。他摩挲着白玉佩,上面刻着"民心"二字。突然,远处传来打更声,他猛然坐起——自己竟真的背叛了高欢?但转念想到长安街头的笑脸,又坚定起来。
 

 翌日清晨,张岳启程返邺。刘璟亲自送到十里长亭,临别时突然问道:"文山可知我为何信你?"
 

 张岳摇头。
 

 "因你入城时,下马扶起了一个跌倒的孩童。"刘璟笑道,"能怜幼弱之人,必怀仁心。"
 

 张岳眼眶发热,长揖到地。当他骑马转过山道,最后回望时,只见刘璟仍立在长亭中,白衣飘飘,如谪仙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