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第434章 菩萨的道理(第2页)

 徐陵在旁低声道:"殿下慎言。既然陛下在寺中,我等还是即刻前往拜见为好。"

 萧纲长叹一声,吩咐车夫转向同泰寺。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

 同泰寺内香烟缭绕,诵经声不绝于耳。

 萧纲在禅房外已经等候三日。这三天里,他听着墙内木鱼声声,看着僧侣来往穿梭,心中焦灼如火。

 "徐洗马,你说父皇为何总是如此?"萧纲忍不住向身边的徐陵抱怨,"江北沦陷,将士们流亡他国,他却在这里听禅论道..."

 徐陵躬身道:"殿下,陛下这是以佛法化解世间苦难。或许...或许真有深意。"

 萧纲冷笑一声,正要反驳,禅房的门终于打开。一个小沙弥合十行礼:"太子殿下,陛下请您进去。"

 禅房内,萧衍身着朴素僧袍,盘坐在蒲团上。他面色红润,眼神澄澈,仿佛真的通过苦修获得了超脱。

 "纲儿回来了。"萧衍微微一笑,"此次出使,辛苦你了。"

 萧纲跪地行礼:"儿臣幸不辱命,已与汉王达成和议。只是..."他抬头看了看父亲身上的僧袍,"父皇为何又出家了?"

 萧衍闭目拈珠:"世间纷扰,唯有佛法可解。朕这些时日听大师讲述禅理,感觉灵魂又得升华。"他睁开眼,目光深远,"巴蜀、荆北之失,皆是佛祖对朕的考验。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

 萧纲心中一阵冰凉。数十万将士浴血奋战守护的国土,在父皇口中竟成了可"舍"之物。

 ——————

 萧纲强压心中情绪,开始禀报和谈结果:"刘璟提出三个条件。其一,双方承认现有边界,互不侵犯。"

 萧衍点头:"可。大梁损兵折将数十万,确实需要休养生息。暂且放刘璟一马,日后再说。"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暂时借出什么东西,随时可以收回。

 "第二条,"萧纲继续道,"汉王同意让我朝以金银和粮食赎回被俘将士。"

 听到"金银"二字,萧衍的眉头微微皱起:"国库空虚,恐怕难以赎回四万将士啊。"他掐指算了算,"这样吧,先将纶儿和一些大将赎回来。其余人...再从长计议。"

 萧纲心中暗叹,果然被徐陵说中了。他鼓起勇气:"父皇,若只赎回大将,不赎将士,必失民心啊!儿臣算过,不愿投降的将士约有两万人,赎回后稍加训练,必是一支精锐之师。"

 萧衍缓缓睁眼,目光中带着几分不悦:"纲儿,你可知'舍得'二字真谛?舍小而得大,舍末而求本。那些士卒就如枝叶,舍了还可再长;而大将如树干,不可轻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