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第493章 怡峰、寇洛、司马子如

沙苑大营,深夜时分。

 汉王刘璟的帅帐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他年轻却已显威严的面容。帐外秋风萧瑟,帐内却暖意融融。两位风尘仆仆的魏军将领——怡峰和寇洛,正跪在刘璟面前,铠甲上还沾着战场的尘土。

 "末将怡峰、寇洛,拜见汉王!"二人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们曾是贺拔岳的部将,泰山大战时为保全主帅和将士家眷被迫降高欢,如今终于找到机会弃暗投明。

 刘璟目光如炬,仔细打量着二人。怡峰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智慧;寇洛则更加粗犷,虬髯如戟,一看便是勇猛之将。他心中暗喜:此二人皆是将才,若能真心归附,必成大助。

 "二位将军请起。"刘璟快步上前,亲自扶起二人,"你们能弃暗投明,是汉国之幸,是孤之幸啊!"

 怡峰和寇洛受宠若惊,没想到汉王如此年轻却这般礼贤下士。寇洛更是激动得声音发颤:"汉王明鉴!我等当年降高实属无奈,心中无日不念重归汉营!每每想起泰山之战,末将都..."

 刘璟朗声笑道,打断了他的自责:"孤岂会不知?贺拔元帅早已向孤说明原委。你们为保全同袍家眷而忍辱负重,实乃忠义之士!这等苦心,孤感同身受。"

 这话说得二人热泪盈眶。怡峰拱手道,声音哽咽:"汉王明察秋毫,末将愿效犬马之劳,以报知遇之恩!"

 刘璟满意地点点头,当即下令:"传孤旨意,封怡峰为正五品领翊将军,寇洛为正五品荡寇将军!各赐金百两,锦缎五十匹!"

 帐内众将闻言皆惊。按照汉军规矩,降将最多封校尉,需从低做起。汉王此举,可谓破格提拔。

 记室参军庾信忍不住提醒:"大王,这...似乎不合规矩?降将初附即授五品,恐将士们不服啊。"

 刘璟摆手道,目光扫过帐中众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怡峰、寇洛二位将军本就是自己人,如今不过是归队而已,何来破格之说?况且沙苑新胜,正需广纳贤才,诸位难道不愿见汉国日益强盛?"

 这话说得巧妙,既给了二人面子,又堵住了众人之口。怡峰和寇洛感激涕零,再次跪拜:"末将誓死效忠汉王!"

 起身后,怡峰立即禀报重要军情:"大王,沙苑大战后,斛律金、斛律光、可朱浑元、库狄回洛与司空司马子如率领百余人向北逃窜,想必是要回晋阳。"

 寇洛愤愤接话,拳头紧握:"末将曾劝可朱浑元一同来投大王,谁知那反骨小人竟说什么'高王待我不薄,不可做三姓家奴'!真是愚不可及!枉费我与他多年交情!"

 刘璟听罢却不以为意,淡然一笑:"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孤能得二位将军效忠,已是幸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必挂怀。"他轻拍寇洛肩膀,"将军重情重义,孤心甚慰。但既入汉营,就当向前看。"

 这番胸襟让二人敬佩不已。怡峰心中暗叹:汉王年纪轻轻,却有如此容人之量,难怪能成大事。

 他进一步建议道:"大王,被俘的封隆之乃是河北汉人士族领袖,若大王能予以优待,必能收河北士族之心。韩轨既是高欢连襟,又是河北汉将领袖,也可厚待。如此可离间河北胡汉关系,将来取河北时事半而功倍。"

 刘璟眼中精光一闪,欣然应允:"将军此言大善!孤这就安排。"他立即唤来书记官,"传令:封隆之、韩轨二人,迁往暖帐居住,饮食与我将校同等。"

 待书记官离去,刘璟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至于高归彦、段荣等人...就让贺若敦去'照顾'吧。那张嘴,不用来磨磨这些人的锐气,实在是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