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怡峰、寇洛、司马子如(第3页)
刘璟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嘴角微扬。贺若敦虽然嘴贱,但用在此处正好——既羞辱了高氏死忠,又让受优待的封隆之、韩轨心生比较,可谓一石二鸟。
与此同时,在通往北方的官道上,四骑快马正在疾驰。
斛律金一马当先,面色凝重。身后跟着儿子斛律光和可朱浑元、库狄回洛。四人皆衣衫褴褛,形容憔悴,马匹也显疲态。
"父亲,司马先生真的跟不上吗?"斛律光回头望了望空荡荡的官道,有些担忧,"他年事已高,若是落在汉军手中..."
斛律金冷哼一声,他的长须在风中抖动:"什么跟不上!那老狐狸分明是见高王战败,另寻出路去了!说什么肚子疼要方便,一转眼人就没了踪影!"
可朱浑元皱眉道:"司马先生与高王相交莫逆,应当不会..."
"不会什么?"斛律金打断他,语气激烈,"司马子如那个老滑头,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自己说要跟我们回河北,半路又借故脱离,其心可诛!"
库狄回洛叹道,声音中充满疲惫:"如今高王新败,人心惶惶,各有打算也是常情。只是...我们这般回去,如何面对河北父老?沙苑一战,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四人沉默不语,只是催马更快地向北奔去,仿佛要将失败的耻辱远远抛在身后。
而他们口中的"老狐狸"司马子如,此刻正躲在一户农家小院里,悠闲地品着粗茶,完全不像个落难之人。
"老丈,您这茶倒是别有风味。"司马子如对农家老者笑道,神态自若,"不知是什么茶?入口微涩,回甘却长。"
老者憨厚一笑,露出缺了门牙的嘴:"山野粗茶,让先生见笑了。就是后山采的野茶,自家炒制的。我们庄稼人喝不起好茶,就靠这个解渴。"
司马子如点点头,心中暗惊。他一路行来,见汉国境内百姓安居,田亩整齐,与内乱频繁的大魏形成鲜明对比。更让他惊讶的是,刘璟推行"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百姓耕种,深得民心。
"老丈家中分得多少田地?"他故作随意地问,轻啜一口粗茶。
老者顿时眉开眼笑,皱纹都舒展开来:"托汉王的福,我家五口人,分得永业田百亩,露田二百亩!今年麦子收成好,交完赋税还剩不少呢!足够吃到明年秋收!"
司马子如心中震动。均田制推行的如此彻底...这刘璟果然不是寻常武夫,而是有治国之能的雄主。他想起高欢治下的河北,虽然也推行均田,但豪强兼并依然严重,均田制形同虚设,百姓苦不堪言。
夜幕降临,司马子如躺在简陋的土炕上,辗转难眠。他想起高欢沙苑大败时的惨状,想起汉军如潮的攻势,想起刘璟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
"高氏...怕是气数将尽了。"他喃喃自语,黑暗中目光闪烁,"司马家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邺城那个儿子...怕是靠不住了。"
他决定暂时留在汉国,好好观察这个汉人的政权。无论将来是刘氏还是高氏得天下,他都要为司马家谋一条后路。或许...该让次子司马纂来长安看看?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这位老谋深算的政客脸上,映出一丝狡黠的微笑。乱世之中,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忠诚...那是年轻人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