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第495章 陈元康舌战汉廷

 长安未央宫,金殿之上。

 魏国使者陈元康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如松。他身着深紫色魏国官服,头戴进贤冠,腰系玉带,面对汉国满朝文武,神色自若,不卑不亢。阳光从高大的殿门外斜射进来,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更显气度非凡。

 "外臣陈元康,奉大魏丞相高王之命,特来递交国书,请求与汉国议和。"陈元康声音清朗如泉,双手奉上国书,"大魏愿赎回沙苑大战中被俘的五万将士及各营大将。"

 着作郎庾信上前接过国书,呈递御前。刘璟却没有看,只是轻轻一推,示意将国书传给三省长官。这个细微的动作让陈元康心中一凛——汉王这是要群臣先发难啊。

 中书令郦道元率先接过国书,这位以刚正不阿着称的老臣扫了一眼,便怒目圆睁,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颤抖:"好个魏国!既有盟约在先,却背信弃义,趁我汉周大战之际偷袭关中!如今败于沙苑,损兵折将,却又想求和,岂不是可笑至极!"

 陈元康微微一笑,从容应对:"郦中书此言差矣。自古以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何来正义之说?汉魏结盟不假,但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三国之间,互相攻伐是常有之事,结盟不过是一种策略罢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语气平和却字字诛心:"汉国强大,我大魏为求自保,自然要设法遏制。就如汉王攻打巴蜀,不也是假借驱逐萧宝夤的幌子,实际却行占据巴蜀之实吗?这等手段,与我大魏偷袭关中,又有何本质区别?"

 这番诡辩气得郦道元吹胡子瞪眼,还要再骂,却被尚书令长孙俭拦住。

 长孙俭缓步上前,语气平和却暗藏锋芒:"沙苑一战,二十万魏军灰飞烟灭,还不足以让高丞相明白与我汉国为敌的下场?若高丞相有此雄心壮志,那你何故在此递交国书请求议和?"

 陈元康面不改色:"长孙尚书误会了。汉魏互相攻伐,两国百姓皆受其苦。高王仁慈,愿与汉王修好,化干戈为玉帛,各自休养生息。此乃为民请命,非为怯战也。"他微微躬身,姿态谦恭却言语犀利,"若汉王执意要继续战争,我大魏虽新败,但仍有带甲百万,粮草充足,足以再战三年五载。"

 "好个为民请命!"门下侍中高翼忍不住骂道,"高王说战便战,说和便和,当我汉国是自己的后花园,想来便来,想走便走?沙苑之战,我汉军儿郎血染沙场,这笔血债岂是你说和就能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