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事实证明,绝对高科技!(第2页)

 到了实验室。 

 几个鹏城赶来的通讯专家,正捧着通讯模块,满脸涨红,无比激动,像是在朝圣一般。 

 嘴里更是叽叽喳喳个不停: 

 “牛!牛!真牛!这种通讯协议,简首让我打开一个新思路!” 

 “说真的,如果单凭电脑里面的数据,我都怀疑可行性,现在这个实物验证过后,我还是保守了!” 

 “划时代啊!” 

 “诸位,想一想,如果放在火箭上,至少可以省去一千斤通讯电缆!并非差那点钱,关键是火箭载重因此大大提升,这意味着能多搭载七八个宇航员!” 

 “民用市场前景更加无法想象,比如埋设在车内的电缆,只保留灯光和电池的主线路,其他和电脑连接的通讯电线,全部能取消!” 

 “pLC,机床,控电柜……” 

 …… 

 几个通讯专家不断畅想将来的商用场景,更是激动的不行! 

 要知道,任何设备内的通讯电缆并不是值钱,但埋下电缆,对于维修想要找出哪根电缆损坏,并抽出来,在埋设进去,那可就麻烦了。\二+捌`墈*书_蛧. ,埂!鑫/罪\全! 

 需要拆卸一大堆零件。 

 耽误时间不说,也耽误生产。 

 而现在,这个航天级通讯模块,完全可以无线通讯。 

 无线通讯早就有了,比如蓝牙。 

 但蓝牙速度慢,数据丢失概率高达1.58%,这可是非常致命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设备上,人们宁可铺设电缆,也不使用无线通讯信号。 

 因为哪怕信号传输稍有差池,都有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按照刚刚通讯专家实地测验。 

 通讯总成模块和终端接收模块具备“低时延”特性。 

 能让信息传输体验尽在“微秒之间”。 

 传输时延是传统无线技术的三十分之一,同等时间提供30倍的交互信息,由毫秒级迈进微秒级。 

 “高吞吐”特性令传输效率“事半功倍”。 

 设备间信息传输最高速率是传统无线技术的数倍,能耗只有之前的60%,传输效率提高,质量大幅提升。 

 传统无线通信距离只有30米,而这个通讯模块距离增加到了500米! 

 简首骇人,令人头皮发麻! 

 科技一般都是循序渐进。 

 一步一步攀登。 

 今年距离30米,下一年继续优化,能搞到50米,后年能达到80米。 

 这是点亮常规的科技树过程。 

 而现在,沈北一出手,首接将通讯距离飙升到500米! 

 科技大爆发也没有这么快啊! 

 同时,航天方面,在宇宙极端环境中,如巨大的温差、电磁干扰等,传统的通信模组的数据丢失率高达1.58%,而这个通讯模块将这一比率降至0.001%以下。 

 不但减轻重量,还可靠! 

 可以预见,加装这个技术,华夏的航天事业,更加牛掰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