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什么!你拿院士教授当牛马?(第3页)
他也很想撵走,但这些人都是科研狂魔,现在到了安装时刻,可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好机会。
让谁都走,都吵起来。
孙承平清清嗓子:“无视就好。”
钱旺嘴角抽抽着。
“干活了!”钱旺回头叫了一声。
其他工人开始上车吊装。
第一吊装下来的是超高纯金属熔炼炉。
尺寸大小与如郑州尔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 kzg-25-25kg 卧式真空熔炼炉相当。
每次能熔炼 5kg-25kg 金属的熔炼。
但效率可是前者的十倍以上!
吊装下来后。
工人将其放进地基中,并开始安装螺丝固定。
目前为止,各路科研人员仅仅是看着。
等到多个设备吊装下来,放在指定位置,可以进行后续更加复杂的装配工作时候。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慢着!”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跳出来,大喊着:“你们只管吊装,剩下的装配连接我来干!”
“啊?”
钱旺回头看了一眼孙承平。
这是闹哪样?
安装连接线,管道,拧螺丝等这种活,这些科研人员还抢着干?
“总工,这……”
孙承还未说话,又有一个科研人员跳出来:“你干?一边去!让我来,我打小就喜欢干活!”
“我来!扳手给我!”
“钳子,拿来吧你!”
……
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抢无锡先导公司工人手中的工具。
像是蝗虫似的,一拥而上!
乱套了!
没抢到工具的科研人员急的首跺脚。
他们闭关三个月,只是围绕资料进行科研工艺。
但具体的设备还是第一次见。
想要将理论落地,那就得安装开始!
只有对着资料亲自动手,你才明白设备运转的真实情况。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比如,一个电池,两根电线,一个灯泡,书上说,只要连接,电炮就会发光。
但不找来实物进行连接,总觉得缺少什么。
所以,下现场,是他们的必修课。
更何况,是这种划时代的设备。
对于知识的渴望,谁不冲动!
谁现场的经验多,谁以后在电池行业就是领头羊!
孙承平脑壳有点疼。
他虽然是总指挥,但这些人一个个脾气倔强的很。
十头牛都拉不走。
真惹急眼了,这些文质彬彬的科研人员,可是会温习“抡语”的。
“算了,你们继续吊装,让他们装配。”孙承平相当无奈,最后说了一句:
“对了,给我一套电工工具。”
钱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