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全线推进,电池试生产开始!(第2页)

 甚至,比亚迪还提供了员工宿舍,全力支持深度科技。 

 无他。 

 柳条的功劳! 

 自从柳条将确切的消息传回董事会后。 

 悬在他们头顶的铡刀终于落下。 

 万幸没有被菊厂甩开,比亚迪在这一波变革中算是手中握住了筹码。 

 同时,沈柯在昨天己经出差,先行抵达比亚迪,去采购部拷贝供应链。 

 拿现成的,省得沈柯一家一家去找。 

 而且,还有采购价,省去浪费口舌谈判,快速推进采购链进度。,求\书\帮? ^冕/废_岳~黩¢ 

 另外,在深度科技的采购名单上,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 

 这方面供应商按照孙承平的建议,首接找东大稀土集团。 

 …… 

 三天后。 

 沈柯与郑强,宗洪超带队的电池生产线员工全部返回。 

 一线普工对电池生产过程有了一定了解。 

 但这还不算完,在这些普工回来后,古川通过符于找关系,又请来正在车间内干活的各路电池行业大拿,进行为期两天的现场培训。 

 一众大佬级别的教授,博士后都忙着组装生产线,恨不得没日没夜干,就为比别人多干一些,积攒经验,说不定能多发几篇论文,哪有时间给员工做培训。 

 最后只能孙承平下场,亲自培训员工。 

 就单单这个“福利待遇” 

 别说是宁德时代,就是比亚迪都请不动! 

 对于员工而言,“培训”就是一种变相的福利。 

 有很多员工都抵触学习和培训,觉得累人、。 

 真正上进的员工,巴不得挤破头皮去培训。 

 同一时间。 

 采购部新进十名员工,沈柯的压力骤降。 

 符于下了文件,将沈柯提为采购部部长。 

 也与沈柯进行了长谈。 

 主要是约束采购方面事宜,重点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好处。 

 这在深度科技公司是绝对不允许的。 

 抓一个送进去一个! 

 纪律性必须一抓到底。 

 沈柯的职业素养自然不用多说,是古川亲自挖来的采购,中饱私囊绝对不会在他身上发生。 

 但他要监督自己手下的员工,做好预防。 

 至于行政部公开“捞油水”,差点成为公司笑柄,符于懒得管。 

 日子一天天推进。 

 电池生产线装配进度不是很理想。 

 主要还是那些教授,院士,博士后为了装配某个设备,那可谓是刨根问底,拆了又拆,装了又装,单独调试好几处,只为获得第一手数据,好在日后论文中引用。 

 这一点符于也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