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一点灵光种华阳

第498章 密室遗书

顾十七的手指微微发抖。作为生物科技公司的老板,他见过太多死亡,但此刻触摸着一位总理的临终遗言,仍感到一阵眩晕。窗外的闪电照亮了信纸第一行:

 

"献给未尽的理想。"

 

信纸上的字迹清瘦有力,墨迹在某些段落明显加深,像是书写时长时间停顿所致。

 

"亲爱的同胞们,当你们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或许已经不能再发声..."

 

顾十七仿佛看见周维民深夜伏案的身影。这位总是面带微笑的总理,在信里展现出罕见的坦诚。

 

"我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成长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周维民详细描述了他童年饿肚子的经历,一碗红薯粥要分给三个兄弟姐妹。这些细节从未出现在官方简历中。

 

"从地方到中央,我有幸见证新唐从封闭走向开放。"信中提到他任财政厅长时推动的农业税改革,让三百万农民第一次有了余粮。"但每次调研,仍能看到偏远山区儿童赤脚上学的情景。"

 

顾十七想起自己研发的营养剂被周维民大力推广到贫困地区时,那位老人握着他的手说:"顾先生,科技应该先温暖最需要温暖的人。"

 

信的中段,笔迹突然变得急促。

 

"现代化的成果必须落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周维民写道,"发展必须有温度。"

 

顾十七知道这是在暗指与包正雄的政见分歧。包派主张大规模基建拉动gdp,而周维民坚持减税降费。去年国会辩论时,周维民那句"六千万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的发言,曾让现场鸦雀无声。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起决定性作用。"信中这段文字。"

 

读到此处,顾十七突然明白为什么包正雄要除掉周维民。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周维民的市场化改革方案获得越来越多支持,甚至威胁到包氏家族控制的垄断产业。

 

接下来的内容让顾十七呼吸凝滞。

 

"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千家万户的生活轨迹。"周维民用五页篇幅反思过度防疫的代价——中小企业成批倒闭,抑郁症患者激增,甚至有孕妇因延误就医而流产。

 

"信息不畅引起恐慌,压抑表达积聚不安。"这段话被水渍晕开,分不清是泪水还是茶水。"太多真实的声音未能被听见。"

 

顾十七想起2022年冬天,他的工厂被强行征用为隔离点,价值上亿的实验设备被消毒液腐蚀报废。当他试图申诉时,得到的只有赵铁山冰冷的警告:"顾总,要以大局为重。"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鼓励讲真话。"周维民在信中写道,"表面的平静终究难以长久。"

 

顾十七想起上个月被查封的《海城日报》,就因为刊登了失业率数据。此刻窗外雨声渐歇,东方泛起鱼肚白。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继续往下读。

 

"我从不刻意指责体制..."这段文字显得格外谨慎,仿佛写完后又被反复审视,"但更关注如何从过往中汲取教训。"

 

信纸在这里有一道明显的折痕,似乎曾被长时间攥在手中。顾十七能感受到书写者内心的挣扎——既要保持政治正确,又想说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