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调整策略,主打高端纸品》(第2页)
而在杭州城,销售小队则把目标对准了当地的画坊。画坊里的画师们对于作画用纸向来极为挑剔,当他们试用了陈氏的高附加值纸品后,惊喜地发现颜料在纸上的晕染效果极佳,而且纸张保存性好,不易褪色。′5-4¨k`a_n^s\h,u,.\c¨o/m·消息传开后,杭州城的众多画坊纷纷向陈氏纸铺下了订单,一时间,陈氏纸品在杭州城的艺术圈子里声名大噪。
除了线下的拓展,陈远还敏锐地察觉到了宣传推广的重要性。他邀请了几位有名的文人,为陈氏纸品撰写诗词文章,夸赞其品质超凡。然后让人将这些诗词文章抄写在陈氏纸品上,制作成精美的宣传册,分发给各地的文人雅士、达官贵人。这些宣传册在文人圈子里流传开来,陈氏纸品的名声也随之越传越远,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其心生向往,想要一探究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陈氏纸铺的生意愈发红火。但陈远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意识到,要想长久地在这高附加值纸品市场立足,还得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让陈氏纸品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于是,陈远开始着手打造品牌。他请来了能工巧匠,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纸品包装,上面印有陈氏纸铺的标志以及象征着高品质的图案与字样。在每一批纸品出货前,都会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送到客户手中的都是精品。同时,他还制定了完善的售后服务,若客户对纸品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及时反馈,陈氏纸铺会第一时间处理解决。
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地方的同行看到陈氏纸品如此受欢迎,心生嫉妒,便暗中使坏。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说陈氏纸品虽然看着精美,但实则不耐保存,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还有的同行联合起来,想要压低价格,企图把陈氏纸品挤出当地市场。
面对这些恶意竞争,陈远沉着应对。对于谣言,他邀请了当地有名望的文人、学者以及一些长期使用陈氏纸品的老客户,举办了一场纸品品鉴会。在品鉴会上,众人亲自验证了陈氏纸品的优良品质,那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而对于同行的价格打压,陈远则凭借着自己产品的独特优势,坚持不打价格战,而是进一步向客户强调陈氏纸品的高品质以及所带来的附加价值,比如能够提升书画作品的价值、让书籍更具收藏意义等等。
就这样,在陈远的精心谋划与不懈努力下,陈氏纸铺的高附加值纸品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不仅为陈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是让陈氏纸业在整个明朝的造纸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陈远站在纸铺门口,望着那来来往往运送纸品的马车,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这只是自己商业版图扩张的第一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去开拓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氏纸品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大城市了。一些海外的商人听闻了陈氏纸品的大名,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陈远,表达了想要合作,将这些精美的纸品销往海外的意愿。这让陈远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让他下定决心,要让陈氏纸品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陈远开始着手筹备海外贸易的相关事宜。他先是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纸品的需求特点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毕竟不同地方的人对于纸品的用途和喜好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有的国家注重纸张的装饰性,喜欢那些印有华丽图案的纸品,用于宫廷宴会或是贵族间的馈赠;而有的地方则更看重纸张的实用性,希望纸张厚实耐用,便于书写记录。
为了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陈远组织工匠们研发了多个系列的海外专供纸品。在图案设计上,融入了各国的特色元素,像西域风格的神秘花纹、东瀛风格的简约图案等等,让纸品更具吸引力。同时,在包装上也采用了符合当地审美习惯的样式,力求做到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