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扩大生产,雇工难题浮现》(第2页)

 雇工的态度已然让陈远头疼不已,而雇工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更是雪上加霜。造纸本就是个精细繁杂的手艺活,从原料的精心挑选、细致处理,到打浆时的力度把控、抄纸时的技巧运用,再到烘干环节的火候掌握,处处都需一定的经验和门道。可新招来的这些雇工,大多只是略知一二,真正能熟练操作各个环节的,实在是寥寥无几。

 如此一来,生产过程中次品率开始节节攀升。原本那质地均匀、细腻光滑的优质纸张,可是陈氏纸铺的金字招牌,靠着它才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和赞誉。如今却因雇工技能不足,时不时就会出现纸张薄厚不均、质地粗糙的情况,这可让负责销售的伙计们愁坏了。老客户们收到这样的纸张,也开始颇有怨言,有的甚至扬言要减少订单,纸铺的声誉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管理方面的难题,更是如同乱麻一般,让陈远焦头烂额,无从下手。纸铺规模扩大后,雇工数量众多,往日那简单直接的管理模式,此时已显得捉襟见肘,完全派不上用场了。往昔,陈远尚可凭借自己的精力,兼顾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对每个雇工的情况都了若指掌,有什么问题当场便能解决,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可如今,每日里各种事务堆积如山,他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每个雇工的具体工作状况。无奈之下,他尝试从雇工中挑选出几个看上去有能力且靠谱的人,任命为小组长,期望他们能帮忙管理各自小组的雇工,上传下达,协调好各项事务。

 但这些小组长毕竟也是从普通雇工中提拔起来的,自身并无多少管理经验,面对组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刺头雇工,常常是压不住阵脚,有时言语不合,便起了冲突,闹得整个生产氛围紧张兮兮的,雇工们干活时也都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卷入纷争之中,生产效率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再者,薪酬分配这一环节,也成了矛盾的滋生地。陈远原本的想法很是合理,打算按照雇工的工作量以及成品质量来发放工钱,秉持多劳多得的原则,若是成品质量上乘,还会给予额外的奖励,旨在激励大家用心干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矛盾不断。那些负责原料处理的雇工,整日里与脏污的原料打交道,干的都是最累最脏的活,可到了结算工钱时,发现自己挣得竟比抄纸的雇工少,心里顿时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而抄纸的雇工也有怨言,他们觉得若是烘干环节出了差错,影响了纸张质量,最后扣的却是自己的工钱,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于是乎,大家各执一词,争吵之声在纸铺中此起彼伏,原本和谐的团队氛围荡然无存,雇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被消磨得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