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海外波折,文化差异难题》(第2页)

 陈老爷本想着凭着自己多年的从商经验,和对方好好商谈一番生意,可当面对那一大摞需要填写、审核的契约文件时,顿时觉得头大如斗。+q′s¢b^x\s?.?c,o\m¨

 有一回,好不容易和一个当地的商人谈好了一笔瓷器的买卖,对方看着货品也很是满意,可就卡在那契约签订上了。那契约中有一条关于运输途中货品损坏责任划分的条款,陈老爷觉得不太合理,想要修改,可这一来二去,双方沟通起来极为费劲,毕竟语言虽然能勉强交流,但涉及到这些专业的贸易规则术语,理解起来就容易出现偏差。

 一来二去,那原本有意向的商人也渐渐没了耐心,这笔生意就这么黄了。陈老爷心中满是懊恼,却也知道,想要在这伽蓝国站稳脚跟,就必须得把这些贸易规则摸透了。

 于是,他吩咐伙计们去寻找懂得伽蓝国贸易规则的人来帮忙,花了重金聘请了一位当地的贸易通,名叫赫伯特。赫伯特倒是个热心肠,拿着那些契约文件,一条一条地给陈老爷和伙计们解释。

 “你们看啊,这一条关于交货时间的规定,如果不能按时交货,那买方有权要求赔偿相当于货品价值三成的罚金,这在我们这儿是很严格执行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确保运输环节不出差错,还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赫伯特耐心地说道。

 陈老爷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心中暗叹这海外贸易的复杂程度远超自己想象。

 而在努力攻克贸易规则难题的同时,文化差异在社交礼仪方面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在国内,商人们之间谈生意,常常是在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称兄道弟,感情热络了,生意也就好谈了。可伽蓝国却截然不同,他们讲究的是在正式的会客厅,双方穿着得体,按照严格的座次顺序入座,交谈时言辞要礼貌、严谨,不能有丝毫的随意和轻浮。

 有一次,陈老爷邀请几位当地有影响力的商人来商讨合作事宜,他本想着像在国内一样,热情地招待大家,好酒好菜摆上,营造一个热闹的氛围。可没想到,那些伽蓝国的商人一进门,看到那随意摆放的桌椅和热闹却稍显杂乱的场面,脸色顿时就变得不太好看了。

 陈老爷热情地招呼他们入座,还亲自给他们倒酒,可那些商人却只是微微皱眉,礼貌性地接过酒杯,却并没有喝的意思。整个场面变得极为尴尬,原本计划好的合作商谈也没能顺利进行下去,陈老爷这才意识到,自己在社交礼仪这一块,又犯了大错。

 之后,陈老爷赶紧让伙计去学习伽蓝国的社交礼仪规范,自己也跟着学,从见面时的问候姿势、说话的用词口吻,到会客厅的布置、座次的安排等等,都一一仔细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