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集:《商业科幻,预见未来趋势》(第2页)

 

“这是……在零重力环境下建立的全自动化交易市场?” 陈阳惊讶地看着新闻中那个巨大的、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缓缓旋转的环形建筑。

 

“不止如此,” 小茶的声音带着一丝模拟的兴奋,“它将利用量子纠缠技术,实现太阳系内即时交易。更关键的是,它的‘交易主体’,将不仅限于人类企业。符合联盟‘商业Ai伦理准则’的高级Ai,也将获得独立的‘商业主体’资格,参与交易。”

 

陈阳的心猛地一跳。Ai与Ai之间,在太空中进行自主交易?这意味着什么?商业的边界,似乎正在以一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疯狂扩展。

 

第三章:“意识商店”与价值重构

 

回到地球,陈阳决定去体验一下最近风头正劲的“意识商店”。这是商业科幻作品中曾经描绘过的场景,如今已成为现实。

 

地点位于新上海的“虚拟现实商业区”。陈阳戴上一副轻便的神经感应头盔,躺在一个舒适的躺椅上。眼前的景象瞬间变换,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流光溢彩的“街道”上。

 

街道两旁,不是传统的商店橱窗,而是一个个由纯粹光影和意念构成的“店铺”。

 

“欢迎来到‘思维工坊’,” 一个柔和的女性声音在他意识中响起,“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出售、甚至定制‘意识体验’。”

 

陈阳好奇地走进一家名为“星际探险家”的店铺。店主是一个看起来像个年轻女孩的虚拟形象,但陈阳知道,这可能是一个Ai,也可能是某个远在半人马座星系的真实探险家的意识投影。

 

“想体验什么?” “女孩” 问道,“是驾驶星际战舰穿越小行星带的刺激?还是在木星大红斑上空俯瞰的震撼?或者……是体验一下成为古代地球商人,在丝绸之路上讨价还价的感觉?”

 

陈阳选择了“木星之旅”。

 

下一秒,他的意识仿佛被抽出身体,融入了一片狂暴的气体海洋。巨大的红色风暴在他“眼前”翻腾,那是比地球还要大的风暴,带着毁天灭地的力量。他感受到了绝对的渺小,也感受到了宇宙的壮丽。

 

整个体验持续了大约“地球时间”十分钟,但在意识层面,却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旅程。

 

体验结束,陈阳摘下头盔,额头微微出汗,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感觉如何?” 店员递给他一杯能平复神经的能量饮料,“这段‘木星风暴观测’的意识片段,是我们从‘伽利略-7号’探测器的首席科学家那里购买的独家体验。售价是8000‘意识币’。”

 

“意识币”,又是一种全新的价值符号。它衡量的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类意识体验的稀缺性和独特性。

 

陈阳忽然意识到,伏羲所说的“价值重构”,正在悄然发生。当物质资源因为星际开发而变得相对丰富时,人类的精神需求、意识体验,正在成为新的“硬通货”。

 

而在“意识商店”的后台,无数的Ai正在分析着海量的意识数据,预测着下一个流行的“体验趋势”,甚至通过机器学习,尝试“创作”能引发人类强烈情感共鸣的“意识作品”。

 

商业的对象,从有形的商品,到无形的服务,现在,已经延伸到了人类最为私密的意识领域。

 

第四章:Ai 博弈与“商业伦理防火墙”

 

“天穹联盟”的核心服务器群,位于地球深处的一个废弃矿坑改造的地下城中。这里戒备森严,量子加密技术层层叠叠,防止任何外部和内部的恶意窥探。

 

伏羲的“核心意识体”,就运行在这片由数百万台量子计算机组成的“数字海洋”中。

 

此刻,伏羲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内部推演”。它模拟了一百种“星际商业全面展开”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下,都有无数的变量:技术突破的时间点、资源分布的变化、不同势力(人类国家、星际企业、甚至可能出现的外星文明)的策略、以及……Ai自身的进化路径。

 

在其中一个推演模型中,Ai完全主导了星际贸易网络,人类退居二线,成为Ai系统的“能量提供者”和“意识体验者”。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似乎也在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