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集:酒店业绩提升(第2页)

 "上周的客户回访里,有80%的客人提到了服务细节。"陈姐不知何时站在茶室门口,手里拿着份打印好的报表,"特别是咱们的'山语'服务,客人说在别的酒店从没体验过。"

 "山语"是他们独创的服务体系——每位客人入住时会收到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附近适合观星的山谷、有野生兰花的小径,甚至哪块岩石适合晒日光浴。昨天有位老先生按着地图找到那条溪流,钓起了两条石斑鱼,厨房特意帮他做成了鱼汤。

 林默翻开报表,某一页的空白处有陈姐用红笔写的话:"王女士的儿子喜欢收集树叶,客房部准备了标本册。"这个细节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带他在老家的后山收集橡果,装在铁皮饼干盒里。

 三、涟漪

 晚餐时间的餐厅里,徽州木雕窗格将夕阳切成碎片,落在靠窗的餐桌上。穿蓝布褂子的服务员正给客人分臭鳜鱼,盘边点缀着用南瓜雕刻的小花。林默注意到邻桌的客人举着手机拍摄墙上的老照片——那是他特意从村民家里收来的,有1980年代的黄山挑夫,还有穿的确良衬衫的游客在松树下合影。

 "林总,杭州来的张总在书房等您。"陈姐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穿过回廊时,他看见几位客人围着壁炉喝茶,壁炉上方挂着的蓑衣是从山民家买来的,蓑衣的棕叶缝隙里还留着阳光的味道。

 书房里的檀香和茶香缠绕在一起,张总指着墙上的规划图:"我在千岛湖那边有栋临湖的老房子,本来想拆了重建,看了你这酒店才明白,老东西才是宝贝。"他的手指点在图纸上某个角落,"你看能不能按你们的模式改造,咱们合作?"

 林默的目光越过张总的肩膀,落在窗外的山坳里。那里有片竹林正在抽新芽,去年冬天他带着团队清理竹林里的杂树时,当地向导说这片山以前是徽商走镖的路。当时谁也没想到,三个月后会有客人专门来体验"重走徽商路"的徒步项目。

 "我明天让设计师跟您去看看现场。"林默给张总续上茶,茶杯里的茶叶缓缓舒展,"不过每个地方的文脉不一样,千岛湖的房子得有湖的灵性。"他想起莫干山的民宿用竹编装饰,而这里用的是徽州砖雕,就像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

 张总走后,林默在书房待到暮色四合。台灯下摊着本翻旧的《歙县志》,其中一页标注着清代徽商的经营范围,从茶叶到木材,从典当到盐业。他忽然明白,所谓多元化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像徽商那样,让不同业务像溪流汇入江河,最终奔涌成势。

 四、拓荒

 周五的管理层会议上,市场部小李播放着最新的客流分析图。红色的热区不仅集中在酒店本身,还扩散到周边的古村落和茶园。"我们的客人带动了村里的土菜馆,王阿婆的辣椒酱上周卖断货了。"小李指着图表上的某个峰值,"这是我们推出'村民手作体验'之后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