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集:建设中的挑战(第2页)

 人群安静下来时,王老汉的烟袋锅在鞋底磕了磕:“你说的合作社,能比我自己赶集卖价高?”陈默从包里掏出一份和县城超市签订的供货协议:“保底收购价上浮十五个点,卖得好还有分红。”他瞥见赵老四攥着拳头的手慢慢松开了。

 真正的考验在迁坟那天到来。按照习俗,山里的祖坟动土要选黄道吉日,可工程进度不等人。陈默让施工队停工三天,带着祭品跟着族长去祖坟山祭拜。他蹲在那块刻着“先考李公之墓”的石碑前,听白发苍苍的族长讲先辈们避战乱进山的往事,忽然明白这些土坟堆里埋着的不只是骨灰,还有整个村落的记忆。

 “新墓园选在风水更好的向阳坡,”陈默递过去一张设计图,“用青石板铺路,栽上松柏,清明节景区免费开放祭祖通道。”族长摸着石碑沉默良久,终于点了头:“后生懂规矩,我们信你一回。”

 三、石头缝里的生机

 修改后的施工方案把观光车道改成了架空栈道,桩基要打进坚硬的石灰岩里。打桩机的轰鸣声惊飞了崖壁上的岩燕,也震得附近张婶家的土坯墙掉了灰。陈默让施工队暂停作业,带着工人帮张婶重新糊墙,又请环保部门做了声波检测,把施工时间限定在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

 赵老四的蜂箱最终搬到了景区边缘的蜜源林。陈默请来了县农业局的技术员,教他改良蜂种。当第一批带着“迷魂谷”标签的野蜂蜜摆在景区样板间时,琥珀色的蜜液里映出赵老四黝黑脸上的笑纹。王老汉的儿子小王成了景区的森林防火员,穿着制服巡山时,总爱跟游客讲那些关于山神的老故事。

 雨季来临前,暗河改道工程遇到了难题。按设计要在溶洞里架设一座玻璃观景台,但渗水问题始终解决不了。陈默在工地住了半个月,和工程师们盯着监测屏上的水流数据,最终想出了“导渗+引流”的方案——把渗出的地下水引入景观水池,既解决了安全隐患,又多了道“暗河涌泉”的景致。

 那天傍晚,陈默沿着临时便道下山,看见赵老四正蹲在新栽的核桃树苗旁浇水。夕阳穿过薄雾,给栈道的钢骨镀上了层金边。“陈总,”赵老四直起身,手里的水壶晃出些水花,“我家小子考上旅游学校了,说将来回来当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