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集:景区正式运营(第3页)

 散会后,林默留在会议室。他打开电脑,调出公司的版图分布图。屏幕上,莫干山的民宿、黄山的度假酒店、三亚的高端海景房、云境景区,用红线连接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网。

 手机响起,是莫干山民宿的老管家打来的。老人的声音带着笑意:"林总,当年您种的那棵山茶花,今年开得特别好。有客人说,看到它就想起我们的民宿。"

 林默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群山。他想起第一次去莫干山,看到那座破旧的老宅院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里应该被更多人看见。如今,这个念头已经长成了一片森林。

 "王叔,"他轻声说,"等忙完这阵,我回去看看。"

 挂了电话,他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一份关于生态农业的计划书。他想在云境景区周边,搞一个有机农场,让游客可以体验耕种和采摘,也让当地村民多一份收入。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林默知道,商业的路没有尽头,就像这连绵的群山,翻过一座,还有更高的在等着。但他并不害怕,因为每一步踏下的地方,都会开出新的花。

 四、山水共生

 三个月后,云境景区迎来了第一个旅游旺季。林默站在新落成的游客中心顶楼,俯瞰着整个景区。扩建后的停车场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非遗工坊里传出叮叮当当的银器锻造声,农场里的孩子们正在采摘草莓。

 "林总,省电视台的采访车到了。"助理轻声提醒。

 林默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襟。他今天穿的是本地师傅做的土布衬衫,口袋里别着一支竹制钢笔——那是阿依的父亲亲手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采访在观景台进行。记者问了很多问题,关于投资金额,关于盈利预期,关于未来规划。林默一一作答,最后他指着远处的村寨:"其实我最骄傲的不是景区有多火,而是看到寨子里的年轻人回来了。"

 他想起昨天去村里小学,看到孩子们正在用平板电脑上网课。那是公司捐赠的设备,还请了民宿的员工定期去教孩子们使用。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告诉他,长大了想当导游,带更多人看家乡的山。

 采访结束后,李老打来电话,语气带着欣慰:"我看到报道了,做得不错。对了,上次说的路灯,用的是仿竹节的太阳能灯,很有想法。"

 "是阿依她们想出来的。"林默笑着说,"她们说,既要照亮路,又不能吓跑月亮。"

 挂了电话,他沿着新修的生态步道下山。沿途遇到不少熟面孔:那个弹吉他的男生和摄影师女生正在拍摄宣传片,他们的App已经上线了云境的专属频道;卖山货的老婆婆守着摊位,篮子里的野生猕猴桃堆得像小山;还有几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正忙着给古树安装智能监测设备——那是和高校合作的生态保护项目。

 走到溪边,看到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写生。他凑过去看,一个小男孩的画纸上,除了山和水,还画了一个戴着草帽的人,旁边写着:"林叔叔说,要爱这里的每一片叶子。"

 林默的眼眶有些湿润。他想起八年前那个雨夜,他蹲在二手车市场的角落里,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而现在,他站在这里,被青山绿水环绕,被淳朴的笑容包围,终于明白:所谓商业,不过是用真诚连接彼此,用热爱点亮未来。

 夕阳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色。林默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草木和泥土的芬芳。他知道,云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他的征程,也永远在路上。因为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个转角,在那些等待被发现、被珍惜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