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集:流量的陷阱(第2页)

 

“那把树都踩死了,以后喝西北风?”王鹏反驳道,他的袖口还沾着早上清理垃圾时蹭到的油渍。

 

陈砚舟没说话,点开一条热门视频。画面里,博主举着自拍杆在枫树林里转圈,落叶像红色的雪片砸下来——他认出那是前天下过雨的午后,有人为了拍这个镜头,摇了二十几棵树。

 

“李薇,”他忽然开口,“你知道青崖谷的枫叶为什么能红那么久吗?”

 

李薇愣了一下:“因为……气候好?”

 

“因为这里的土壤酸碱度特殊,加上海拔差形成的小气候。”陈砚舟起身走到窗前,“但这些树最怕的就是根系受损。上周暴雨,栈道边缘的排水系统已经被垃圾堵了三次,再这么下去,明年可能就看不到红叶了。”

 

他转向所有人:“我们做文旅,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下午的管理层会议改在了青崖谷的老油坊。这座百年建筑原本是景区里最冷清的地方,直到上周有博主在这里拍了组“古风打油”的视频,才偶尔有人驻足。

 

“限流不是目的,”陈砚舟指着墙上的老照片,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村民们在油坊前晒秋收作物的场景,“问题不在人多,在于我们只把这里当成了拍照背景板。”

 

他铺开景区地图,在几个被忽略的角落画圈:“青崖谷有七个古村落遗址,三条百年古道,还有老油坊的榨油技艺。这些东西,短视频十五秒拍不完,但值得人花一天时间慢慢看。”

 

“你的意思是……”王鹏眼睛亮了。

 
“推深度游。”陈砚舟在地图上划了条线,“从游客中心出发,走茶马古道遗址,到半山腰的知青点听老故事,中午在油坊吃现榨的茶油拌饭,下午跟着护林员巡山,看看真正的生态保护怎么做。”

 

李薇皱起眉:“这谁看啊?年轻人出来玩就是为了拍照片发朋友圈。”

 

“总会有人看的。”陈砚舟想起早上劝离的人群里,有个戴眼镜的姑娘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折断的树枝插进土里。他走过去时,姑娘抬头说:“我是学植物学的,这树要是好好养护,能活上百年呢。”

 

那天傍晚,陈砚舟在油坊待到天黑。老榨油匠张师傅正在收拾工具,木榨机发出沉闷的声响,空气中飘着茶油的清香。

 

“小陈总,听说要限流了?”张师傅往炉膛里添了块柴,“前阵子人多,我这老骨头都快被拍照的踩散架了。”

 

“是要少点人,但想让来的人多留会儿。”陈砚舟帮他扶住油锤,“张师傅,您愿意教游客榨油吗?”

 

张师傅咧开嘴笑了,露出缺了颗牙的牙床:“我这手艺,年轻人嫌累呢。”

 

“总会有不嫌累的。”陈砚舟望着跳动的炉火,“我们得等他们来。”

 

限流令发布的第三天,景区门口排起了抗议的队伍。几个旅行社导游举着喇叭喊:“凭什么不让进?我们提前半个月就订好团了!”

 

李薇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手机不停弹出合作方的质问信息。陈砚舟却带着设计团队在山里转,他们要给新的深度游路线做指示牌。

 

“陈总,要不先缓几天?”王鹏跟在后面,看着远处聚集的人群,“我怕闹大了,文旅局那边会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