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集:信任的代价(第2页)

 "那些流程是为了游客安全,"林砚舟解释道,"您也知道,上个月有个小孩在别的体验点被染料溅到眼睛......"

 "我懂。"周松年摆摆手,语气缓和了些,"我不是怪你。只是云栖那边说,他们给我建个独立的染坊,就按我松风染坊的老样子来,不受拘束。"

 林砚舟看着老人鬓角的白霜,突然想起第一次来染坊时,周松年指着墙上泛黄的照片说:"这是我爷爷,当年用这门手艺供出了三个大学生。现在呢?我儿子在城里开网约车,说染布又累又赚不到钱。"

 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这些年跑文旅项目,见了太多老手艺断代的惋惜。周松年的手艺好,可徒弟就两个,都是本村的中年人,学起来半心半意。

 "周师傅,"林砚舟往前倾了倾身子,"您要是觉得待遇低,三成可以加。但我有两个条件。"

 周松年抬眼看他,眼神里带着点意外。

 "第一,我给您建个新的工作室,比云栖承诺的大两倍,就在研学基地旁边,按您老染坊的样子复刻,灶头用您习惯的柴火烧,染缸还用景德镇的老陶缸。"林砚舟说得认真,"但这工作室的产权,得归村里。"

 周松年皱起眉:"归村集体?那我......"

 "您听我说第二件,"林砚舟没让他说完,"工作室里设个传习班,您每月带十个徒弟,不管是本村人还是外来学的,只要能坚持三个月,我每月多给您补两千。这钱不按您染多少布算,按您教出多少人算。"

 堂屋里突然静了下来,只有屋檐的雨珠滴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嗒,嗒",像在数着什么。周松年手里的烟杆停在半空,烟丝烧到了尽头,烫了手指也没察觉。

 "你......"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你知道染布有多苦?夏天守着灶台四十度,冬天把手伸进冰水里拧布,年轻人谁愿意来遭这罪?"

 "总得有人试试。"林砚舟看着他的眼睛,"您年轻时学这门手艺,是为了讨生活。现在日子好了,总得有人为了念想学。这工作室归村集体,是让村里人都知道,这手艺是青溪镇的脸面。您带徒弟,我给补贴,是让您知道,教手艺比染布更金贵。"

 周松年没说话,重新装了烟丝,划了三次火柴才点着。烟雾缭绕里,林砚舟看见老人眼角的皱纹像被雨水泡开的蓝印花纹,一点点舒展开来。

 "我考虑考虑。"老人最后说。

 第二天一早,林砚舟接到周松年的电话,让他去染坊。他以为老人要拒绝,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连备选的传承人名单都在手机里调好了。

 推开染坊门,却看见周松年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擦拭一个上了锁的樟木箱。箱子是老物件,边角都磨得发亮了。

 "小林老板,"老人站起身,把箱子推到他面前,"打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