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集:铜尺的刻度

 《铜尺下的裁缝时光》

 第一章:初入裁缝铺:小林是个刚满十八岁的姑娘,从小就对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料有着别样的喜爱。在她的软磨硬泡下,父母终于同意她去镇上的老牌裁缝铺当学徒。

 裁缝铺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姓刘,手艺精湛,在这镇上颇有名气。小林第一天来到裁缝铺的时候,心里满是紧张与期待,看着那满屋子摆放整齐的布料,还有墙上挂着的各种样式的成衣,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这门手艺。

 刘师傅打量了一下小林,见她模样机灵,眼中透着股认真劲儿,便点了点头,开始给她介绍裁缝铺里的各种工具。当走到一个摆放着老物件的架子前时,小林的目光一下子就被一把唐代铜尺吸引住了。那铜尺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泛着古朴的光泽,尺身上的刻度清晰可见,只是因为岁月的摩挲,边角处略显圆润。

 刘师傅看到小林的目光,便拿起铜尺说道:“这可是咱铺子里的老物件了,传了好些年啦,虽说现在有了更精准方便的尺子,可我一直留着它,有时候拿出来看看,就感觉像是和过去的裁缝们在对话呢。”小林好奇地伸手接过铜尺,然后学着记忆中量布的样子,把铜尺放在自己的手指边,指节刚好卡进刻度的凹槽里。她不禁喃喃道:“以前的人用它量布,是不是也数着自己的指节记尺寸?”此时,铜尺的影子落在她脚边的布料上,像画出了条看不见的线,小林的思绪仿佛也顺着那线飘向了遥远的过去。

 第二章:学习基本功

 在裁缝铺的日子,小林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天还没亮,她就得起床打扫店铺,整理布料,然后跟着刘师傅学习裁剪、缝纫的基本功。

 一开始,小林连剪刀都拿不稳,剪出的布料边缘参差不齐,她心里很是沮丧。刘师傅却总是耐心地教导她,告诉她做裁缝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手要稳。小林咬着牙,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

 闲暇时候,小林总会忍不住去看看那把唐代铜尺。有一回,她又拿起铜尺量着自己的手指,想象着千年前的裁缝们也是这般用它来量布裁衣,心里就涌起一股别样的敬畏之情。她心想,那时候的布料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多样,做衣服的样式也和现在大不一样吧,可无论时代怎么变,裁缝们想要做出合身漂亮衣裳的心思应该都是一样的。

 小林慢慢掌握了一些裁剪的技巧,开始试着给客人做一些简单的衣服部件,比如袖口、领口之类的。她每次裁剪前,都会在心里默默用那铜尺的刻度来比划,仿佛那铜尺给了她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她裁剪得越发精准。

 第三章:裁缝铺的故事

 在裁缝铺待久了,小林也听到了不少关于这里的故事。刘师傅说,这裁缝铺从他爷爷那辈就开起来了,历经了风风雨雨,却一直坚守着。

 曾经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特别喜欢来这里定制衣裳,每次都要求用最精致的布料,最独特的样式。刘师傅的父亲为了满足她的要求,常常对着那把唐代铜尺琢磨许久,反复量尺寸,精心设计,做出的衣服让那位小姐赞不绝口,也让裁缝铺的名声更响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