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集:故事的结尾(第2页)

 陈默走出博物馆时,天已经擦黑了。晚风带着秋天的凉意吹过来,她把笔记本抱在怀里,像抱着一整个秋天的故事。公交车站台上没什么人,只有一盏路灯亮着,昏黄的光落在笔记本的封面上,墨绿色的封面泛着柔和的光。陈默翻开笔记本,随便翻到一页,是写石磨的那篇——做豆腐的张婶撒黄豆的样子、闭着眼吸气的模样,好像都在纸页上活了过来。她忽然想起张婶说“磨盘转起来,粉能飘到鼻尖上”,低头闻了闻,好像真能闻到淡淡的豆浆香。

 公交车来了,陈默收起笔记本上了车。车上人不多,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的街景慢慢往后退。路灯、店铺的招牌、行人的身影,都在玻璃上晃成模糊的光斑,像展厅里文物的影子。她想起第385集里失眠的小吴,趴在瓷枕展柜上,额头贴着玻璃,说“以前的人枕着它,会不会做带月光的梦”。此刻陈默看着窗外的月亮,忽然觉得那瓷枕的冰裂纹里,说不定真盛着半枕的星子,能让人做个温柔的梦。

 回到家时,陈默把笔记本放在书桌上。书桌靠窗,月光刚好落在纸页上,照亮了她写的那些文字。她又翻开看了几页,写银锁时,新手妈妈抱着婴儿的样子;写铜箭头时,退伍军人老郑挺直腰板的模样;写竹篮时,卖菜李嫂晃着塑料袋的场景……每个故事都像一颗星星,在纸页上闪着光。

 陈默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也是墨绿色的,和旧的那个一模一样。她翻开第一页,提笔想写点什么,却又停住了。窗外的月光落在笔尖上,她忽然想起明天要带一群小学生来博物馆研学,那群孩子说不定会像当初那个扎马尾的小姑娘一样,发现文物里藏着的小秘密。

 第二天一早,陈默带着新笔记本来到博物馆。开馆前的展厅很安静,只有保洁阿姨在打扫卫生,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展柜上,给每件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边。陈默走到汉代陶灯展柜前,想起盲人女孩阿明用指尖“读”陶灯的样子,想起她说“灯芯烧完了,光会钻进心里”。此刻阳光落在陶灯的灯盏里,好像真有一根软乎乎的灯芯,在时光里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