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集:瓷瓶的月影(第2页)
秀兰在床上躺了半个月,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窗台上的瓷瓶。她把瓶子抱在怀里,指尖顺着那道裂纹慢慢摸,见瓶子好好的,突然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瓶子还在,娃咋就走了呢?”从那以后,秀兰话少了,每天除了做饭、洗衣、喂鸡,就是坐在西厢房的窗边擦瓷瓶。她擦得特别仔细,连瓶底的花纹都不放过,布用坏了一块又一块,瓷瓶被擦得越来越亮,瓶身上的缠枝莲仿佛都活了过来。
老周心疼她,想再给她买个新物件,让她换个心情。有回他去县城拉货,看见供销社里摆着个新的瓷花瓶,粉白的釉色,上面画着牡丹,特别好看。他咬咬牙,花了半个月的工分把花瓶买了回来,递到秀兰面前:“你看这个,比咱家那个好看,咱把那个旧的收起来吧?”
秀兰却摇了摇头,把新花瓶放到了柜子顶上,又把旧瓷瓶抱到窗台上:“这瓶子跟着我这么多年,比啥都金贵。它见过我爹,见过我嫁人,还见过咱娃……留着它,就像留着那些日子似的。”老周没再劝,只是从那以后,每天都会帮秀兰一起擦瓷瓶,他的糙手拿着细棉布,动作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坏了瓶子,也生怕碰疼了秀兰的心。
后来,公社砖窑厂改成了建材厂,老周因为烧窑技术好,当了车间主任。家里日子渐渐好起来,盖了新瓦房,买了电视机,连自行车都有了。有人见老周家条件好了,还摆着个带裂纹的旧瓷瓶,就劝他:“老周,换个新的吧,那破瓶子摆着多不吉利啊。”老周听了,把眼一瞪:“你懂个啥?这不是破瓶子,是秀兰的念想,是咱家里的根!”
日子一天天过,老周和秀兰虽然没再要孩子,却也过得安稳。老周每天上班,秀兰在家打理家务,傍晚的时候,两人就坐在院里的槐树下,一个抽烟,一个织毛衣,看着月亮慢慢升起来,照在西厢房窗台上的瓷瓶上。有时候秀兰会哼起年轻时唱过的歌:“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老周听着,就像回到了刚结婚的时候,心里暖暖的。
去年秋天,秀兰病倒了。她得了肺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晚期了。老周带着她去了县城的医院,又去了市里的大医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秀兰的身体还是一天比一天差。回到家后,秀兰每天都躺在西厢房的床上,看着窗台上的瓷瓶。
走的那天,正好是十五,月亮特别圆,月光透过窗户,落在瓷瓶上,那道裂纹泛着淡淡的银辉。秀兰拉着老周的手,气息微弱,眼神却很亮:“瓶子……你得好好留着,看见它,就像看见我了。”老周攥着她的手,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瓷瓶上,顺着那道裂纹往下淌,竟像串了串珠子,滴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秀兰看着他,笑了笑,慢慢闭上了眼睛。
秀兰走后,老周把西厢房收拾得跟她在时一模一样。床单还是秀兰织的蓝白格子布,枕头边放着她没织完的毛衣,窗台上的瓷瓶每天都擦,早上擦一遍,晚上擦一遍。擦完瓶子,老周就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抽烟,看着月光一点一点爬上瓶身,看着那道裂纹泛出银辉,一看就是大半天。
有回邻居家的小子明明来串门,明明才十岁,正是调皮的时候,在院里踢足球,不小心把球踢到了西厢房的窗台下。“哐当”一声,球撞在窗台上,瓷瓶晃了晃,差点掉下来。老周吓得心都快跳出来,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一把抱住瓷瓶,手都在抖:“慢点,慢点,别碰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