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集:镖银疑云(第2页)

 “坏了!”阿福突然喊了一声,“我刚才去后院找他,看见他收拾了个小包袱,好像要往外走!”

 陈远心里一紧,刚要起身去找,就听见院门口传来熟悉的轻唤:“陈远?”

 众人回头,只见柳如氏提着个食盒站在门口,蓝布裙角沾了点尘土,显然是走得急了。她原本是来送午饭的,远远看见镖局院子里人多,气氛不对,就放慢了脚步。

 “你怎么来了?”陈远迎上去,语气不自觉地软了些,刚才的焦躁好像被她身上的温和冲淡了几分。

 柳如氏把食盒递给他,目光扫过地上的镖箱和众人的神色,轻声问:“出什么事了?看你们一个个都慌慌张张的。”

 陈远叹了口气,把镖银丢失的事简单说了一遍,也提到了赵三的可疑之处。柳如氏听完,没立刻说话,手指轻轻扣着食盒的边缘,沉吟了片刻,忽然抬头:“赵三……我前几日去街口的针线铺买线时,好像见过他。”

 “哦?你在哪儿见的他?”陈远赶紧问。

 “就在针线铺隔壁的茶摊。”柳如氏回忆道,“那天我去买绣花线,看见他跟一个穿灰布衫的男人坐在茶摊角落说话,两人头凑得很近,好像在说什么秘密。那男人我没见过,看着面生,不是咱们镇上的人,说话带着外乡口音,而且总往四周看,眼神鬼鬼祟祟的。”

 这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陈远心里的迷雾。赵三一个新来的伙计,在镇上没什么熟人,怎么会跟外乡人偷偷见面?十有八九是那外乡人买通了赵三,让他在镖箱上动手脚,等押镖到半路,再找机会把银子从切口处取走。可为什么银子是到了仁心堂才发现少了?难道是路上没找到机会,直到开箱时才掉出来?

 “阿福,你立刻去赵三的住处看看,他要是还没走,就先把他拦住,别让他跑了!”陈远转头对阿福说,又看向李掌柜,“李掌柜,我去邻县仁心堂一趟,问问王掌柜的伙计,昨日接镖时有没有看到赵三不对劲的地方。”

 “好!好!”李掌柜连连点头,“你快去,需要什么尽管说!”

 陈远刚要走,柳如氏拉住他的胳膊,从食盒里拿出两个油纸包,递给他:“这里面是我早上做的葱油饼,你路上吃。路上小心,别太着急。”

 陈远接过油纸包,指尖碰到她的手,温温的,心里忽然就稳了。他点了点头,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从镇上到邻县要走一个时辰的路,陈远骑马过去,只用了半个时辰。仁心堂的伙计还记得他,见他来了,赶紧把他拉到后院:“陈镖师,你可来了!昨日接镖时,我就觉得那个跟你一起的伙计不对劲。”

 “怎么不对劲?”陈远追问。

 “昨日你们把镖箱卸下来,你去跟王掌柜说话,那个伙计——好像叫赵三吧?他蹲在镖箱旁边,手在箱底摸了半天,还偷偷往怀里塞了个东西,我当时以为是他自己的东西,没在意,后来才知道银子少了。”伙计说,“那东西是个小布包,看着沉甸甸的,说不定就是……”

 陈远心里有了数,谢过伙计,立刻骑马往回赶。刚到镇口,就看见阿福带着两个镖局的伙计跑过来,老远就喊:“陈哥!赵三跑了!他没回住处,有人看见他往城外的破庙去了!”

 “走!去破庙!”陈远一夹马腹,往城外跑。

 城外的破庙在山脚下,平时没人去,只有些乞丐偶尔在那里落脚。陈远带着人赶到时,庙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说话声。他示意众人埋伏在庙门两侧,自己悄悄推开门缝往里看。

 庙里光线昏暗,赵三正坐在地上,对面站着个穿灰布衫的男人,正是柳如氏说的那个人。地上放着个红布包,里面露出一锭银子的边角,正是丢失的那五十两官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