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集:扳指藏情(第2页)
柳如氏转过身,抬头看着陈远的眼睛。他的眼睛不算特别大,却格外明亮,里面满是对她的温柔和对未来的期待,像是盛着星光。她心里一阵悸动,伸手把扳指放回红布包,仔细地系好红绳,又将红布包轻轻放进木盒里,盖好盖子,重新放回床底下。“好,”她看着陈远,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以后咱们多攒些念想,攒一辈子,等咱们老了,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就慢慢数着这些念想过日子。”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院子里的菊花不知何时又开了几朵,淡淡的香气顺着窗户飘进来,混合着屋里的温馨气息,暖得像化不开的糖。陈远伸手握住柳如氏的手,她的手不算光滑,因为常年做家务,指尖有些薄茧,却格外温暖。两人就这么静静地站着,不需要太多话语,心里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接下来的两天,柳如氏开始忙着为庙会做准备。她翻出陈远那件深灰色的短打,这件衣服是陈远平时去镖局干活时穿的,袖口和衣角都有些磨损,甚至还破了个小小的洞。柳如氏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拿出针线筐,穿好线,戴着顶针,一针一线地缝补着。阳光洒在她身上,她的侧脸在光影里显得格外柔和,手指灵活地穿梭在布料间,每一针都缝得格外仔细。
陈远从镖局回来,刚走进院子,就看到柳如氏低头缝补衣服的样子。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笑着说:“不过是去逛个庙会,又不是去什么大场合,不用这么费劲缝补,这件衣服还能穿。”
“那不一样,”柳如氏抬起头,眼里带着认真,“我娘以前总说,出门要穿得干净整齐,不管去干什么,都要显得精神。再说了,这是咱们第一次一起去逛庙会,得穿得体面点,不能让人看了笑话。”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你是镖师,穿得整齐些,也显得精神,让人看着就放心。”
陈远听着她的话,心里暖暖的,伸手从她手里拿过衣服和针线:“你歇会儿,眼睛都快贴到布料上了,小心累着。我自己来缝补就行,你去看看上次我给你买的那块青布,要不要做个新的帕子?庙会人多,肯定会热,到时候擦汗也方便。”
柳如氏知道陈远心疼自己,便顺从地放下针线,转身回了屋。她从柜子里翻出那块青布,这块布是陈远上次去镇上买的,颜色是柳如氏喜欢的淡青色,布料也很柔软。柳如氏拿着布,又回到院子里,坐在石凳上,开始裁剪布料。她的手艺是跟着母亲学的,从小就会做些针线活,裁剪起布料来格外熟练,没一会儿就把帕子的雏形剪了出来。
接着,她又拿出针线,想着给帕子绣点东西。她翻出针线筐里的淡粉色丝线,想了想,决定绣一朵小小的梅花。梅花耐寒,象征着坚韧,就像她和陈远现在的日子,虽然不算富裕,却充满了希望。柳如氏低着头,手指灵活地上下翻飞,阳光洒在她的手上,淡粉色的丝线在青布上渐渐勾勒出梅花的形状,花瓣、花蕊,都绣得格外精致。
陈远缝补好衣服,抬头就看到柳如氏认真绣花的样子。她的眉头微微蹙着,眼神专注,嘴角却带着淡淡的笑意,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边。陈远看得有些出神,直到柳如氏举起帕子,笑着对他说:“你看,好看吗?”他才回过神来。
陈远接过帕子,入手柔软,淡粉色的梅花绣在淡青色的布上,显得格外清新雅致。他摸了摸上面的针脚,每一针都缝得又细又密,能看出柳如氏的用心。“好看,”陈远笑着点头,语气里满是赞叹,“我家娘子的手艺,当然好看。这帕子戴在身上,别人肯定会问是谁绣的,到时候我就跟他们说,是我娘子亲手绣的,让他们羡慕羡慕。”
柳如氏被他说得脸颊泛红,伸手轻轻捶了他一下:“就会说好听的,也不怕别人笑话。”嘴上这么说,嘴角的笑意却更浓了,眼里满是幸福的光芒。
傍晚的时候,镖局的李掌柜忽然来了。李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平时很照顾陈远。他走进院子,看到陈远和柳如氏正在收拾针线筐,笑着说:“陈远,柳夫人,忙着呢?”
陈远赶紧起身让坐,柳如氏则去屋里倒了杯茶水递给李掌柜。“李掌柜,您怎么来了?是不是镖局有什么事?”陈远疑惑地问,他今天下午刚从镖局回来,没听说有什么急事。
李掌柜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开口说道:“是这样,后天镇上不是要办庙会嘛,咱们镖局接了个活,要押一趟镖去邻镇,送的是邻镇灯会要用的灯盏,对方要求后天早上就得出发,傍晚之前送到,不然就赶不上灯会布置了。我想着你平时办事靠谱,就来问问你,能不能去跑这趟镖?”
陈远一听,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和柳如氏早就约好了后天去逛庙会,要是去跑镖,岂不是要爽约?“李掌柜,”陈远有些为难地说,“后天我跟我娘子约好了去逛庙会,晚上还要去看灯会,能不能换个人去啊?镖局里的老王或者阿福,他们也能跑这趟镖。”
李掌柜愣了愣,随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笑着说:“瞧我这记性,忘了你跟柳夫人早就盼着庙会了。你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这趟镖虽然要去邻镇,但路程不算远,早上出发,中午就能到邻镇,卸完货,下午就能赶回来,肯定不耽误你晚上陪柳夫人去看灯会。我也是想着,送的是灯盏,跟灯会有关,你送完镖回来,还能带着柳夫人好好逛逛,才来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