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集:买房提上日程(第2页)

跟着伙计往镇东头走,越走越清静,路边的房子渐渐稀疏,空气里飘着田埂的泥土香。不多时,伙计指着前方一处院子说:“就是这儿了。”陈远和柳如氏抬眼望去,只见院子围着半人高的土墙,木门是新刷的黑漆,门楣上还挂着个褪色的木匾,写着“菊香院”三个字。

伙计推开门,吱呀一声,院子里空荡荡的,只在墙角留着几株枯萎的菊花秆,显然是前主人没带走的。地面是平整的黄土,足够种上几十株菊花,院中间还有个石桌,四个石凳围在旁边,正是柳如氏想要的模样。

柳如氏快步走过去,摸了摸石凳,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转头看向陈远,眼睛里满是笑意:“我看着挺好,这院子敞亮,种满菊花肯定好看。”陈远也四处打量,三间正房坐北朝南,采光极好,东厢房虽然小,却能当储物间,院角的井里还有水,压上来尝了尝,清甜爽口。

“就这处吧。”陈远转头对伙计说,伙计笑着应下:“二位眼光真好!这院子在镇上算是数一数二的好地段,离集市近,又清静。要是定下,今天先付一半定金,剩下的十天内凑齐,咱们就去过户。”

陈远从怀里掏出十五两银子,放在伙计手里,柳如氏也把布包里的二两碎银子递过去,凑够十七两五钱定金。伙计写了张收据,递给陈远:“这是定金收据,您收好,十天后咱们在县衙门口见,一起办过户手续。”

走出院子时,天已经黑了,星星缀在墨蓝色的天上。柳如氏走在陈远身边,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朵上,她小声说:“以后咱们就在这儿住了,我要在院墙边种满黄的、白的菊花,再在葡萄架下摆个小炉子,冬天煮茶,夏天乘凉。”

陈远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都依你。剩下的十两银子,我明天去跟李虎大哥借些,他之前说在小镇开镖局赚了些,应该能帮衬一把。等过段时间我押镖结了工钱,再慢慢还。”柳如氏点头,靠在他肩上,心里满是安稳。

回到出租的小杂院,柳如氏翻出藏在床底下的木盒,里面放着她的嫁妆——一支银簪和一对银镯子。她把银簪拿出来,对着油灯看了看,又放回盒子里:“实在凑不够,就把这个当了,总能换几两银子。”陈远连忙按住她的手:“别,这是你娘留给你的念想,不能当。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别操心。”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去了李虎所在的小镇。李虎听说他要买房,当即从柜里拿出十两银子,塞到他手里:“咱们兄弟,还说什么借不借的?你先用着,啥时候有了再还。当年我离开镖局时,你帮我收拾行李,还塞给我五两银子,这份情我还没还呢。”

陈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满是感激。回到镇上,他把银子交给柳如氏,柳如氏看着银子,眼圈红了:“咱们运气真好,遇到的都是好人。”陈远笑着把她揽进怀里:“是咱们待人真诚,别人才愿意帮咱们。”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开始收拾东西。出租屋小,东西不多,柳如氏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木柜,陈远则把锅碗瓢盆收拾好,用布包起来。隔壁妇人听说他们要搬新家,特意送来一筐鸡蛋:“以后就是邻居了,常来串门啊。”柳如氏笑着收下,又回赠了一块从南方带回的丝绸。

过户那天,天朗气清。陈远和柳如氏跟着伙计去了县衙,递上身份证明和定金收据。县官核对无误后,写下地契和房契,盖上县衙的红印,递给陈远:“从今日起,这菊香院就归你所有了。”

陈远接过房契,指尖微微颤抖,他把房契递给柳如氏,柳如氏双手捧着,反复看了好几遍,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却笑得格外开心。走出县衙,阳光正好,陈远牵着柳如氏的手,往菊香院走去。